她指了指丹江橋通往白浪村的道路,「三省大集那天,我們村就擺攤擺在這邊。咱們井水不犯河水,各賣各的。但有一條,可不能刻意賣低,亂搞價,那誰都掙不到錢。」
郭正初沒吭聲。權山柳笑起來,「郭村長,你總不會不想參加三省大集吧。那可太好了,你們這邊這條路,我們可要霸占了……」
郭正初冷道:「誰說我們不參加。你這小妮子說話總是這麼不好聽。」
權山柳知道像郭正初這樣的老男人總是瞧不起像她和宋香巧這樣的年輕女人。一見面就好是欠他家錢似的,黑這個臉,說教來說教去,著實可惡。
但她不跟這種人計較,誰把錢掙到手才是真本事。
姜崖不知道這場見面會後還有這樣一段插曲。他原本以為三省大集這件事至少還要磨一個月才能啟動,誰知道沒過兩天,先是陝西這邊的白浪村村長權山柳跑來說他們村積極響應,該賣什麼都想好了。她還按照三個村可能會售賣的東西進行了分析。既然搞三省大集,為了體現三個省不同的風土人情,總不能賣一樣的東西。
「我們這邊會賣一些陝西特色的小吃。比如洋芋擦擦、肉夾饃、炒涼粉。還有各種麵食。到時候大棚一搭,鍋這麼一炒,香得嘞,肯定能把人從你們這邊吸引到橋對面。」權山柳美滋滋地說著。
姜崖笑著說:「權村長想法好,行動力還強,有你在我相信這個三省大集肯定能搞成功。」
權山柳笑道:「要是早認識你們多好。」
說到這裡她嘿嘿一笑,「我今天來呢,想順便再去一趟金竹村。學習學習。」
她生怕姜崖阻攔,故意道:「你們總不會不歡迎吧。怕我們學會了,搶你們生意?!」
在一旁的王學海早就看出這個白浪村的村長野心不小,他搶在姜崖面前道:「別說你們了,我們村的經驗都在全省交流過。儘管學,只是能學多少,就看各自本事。」
權山柳這下放心了,「行。既然你們願意教,我們就學。」
出了門她就往山上的金竹村沖。
王學海看著她熱火朝天的背影不由搖頭,「這女人是比香巧姐還生猛啊。」
姜崖低頭整理文件,「好事。只要白浪村動起來,郭店村肯定參與。」
果不其然,權山柳一出現竹坑鄉的地頭,對岸的郭店村就知道了。郭正初其實對於權山柳當時跟他說的話半信半疑。他不想摻和什麼三省大集,怎奈一方面鎮長施壓,另一方面村里人一聽說可以擺攤掙錢,他們都來吵著要參與。
咋說呢,畢竟碼頭村青石板路上的那些攤位深深地刺激了他們。隨便擺出來點山貨,總會有遊客購買。多多少少彌補下家用,也比這些東西爛在家裡強。
沒辦法,只能猶豫了又猶豫,最後郭正初還是不得不來到竹坑鄉的地頭,說了三句話。
他們參與,但竹坑鄉必要保證碼頭村人不來鬧事。另外,還要保證遊客可以自由過橋。不然就是把攤位支起來了,也掙不到錢。
王學海差點沒笑出聲來,「郭村長,國家有法律規定不能過這座丹江橋嗎?橋當然可以隨時過,只是你們村和碼頭村的人不願意過而已。」
郭正初:「…………」
-
從未有過的三省大集在爭議中終於露出了真容。
五月底的某個周日是個好日子。沉寂多年的丹江橋兩頭熱鬧得像過年。先是竹坑鄉這邊舞獅舞龍在鞭炮聲中衝到了丹江橋面上。隨後,陝西這邊白浪村的舞龍舞獅也衝上了大橋。郭店村人也不落人後,舞獅舞龍搞起來,十萬響的鞭炮放起來。三省三龍交纏,同橋相會,同橋聯誼,同開大集。
三個鎮的鎮長也走到大橋中間,握手歡談。屬於不同電視台的鏡頭對著他們,記錄三省友誼的珍貴瞬間。
三條長長的攤位擺成了游龍,一條通往陝西白浪村,一條通往湖北郭店村,一條通往碼頭村。既有碼頭村歷史悠久的八大件,又有陝西多樣的碳水小吃,更有湖北這邊的八寶榨菜和特色花饃。=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