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1 / 2)

連夜裡,整個郭店村風向變了。

一個人跑過來那是「叛變」,五六個人、十來個人跑過來那就是「大勢所趨」。

法不責眾。更不用說這樣的「法」還是村里人約定成俗的「法」,當然可以根據情況不同發生變化,只要這樣的變化是有利的。

王學海瞧著面前這群人,小到十來歲,大到六七十歲都有,頓時頭都大了。

他讓大家不要吵,不要擠。不到十八歲的,超過六十歲的都不要。剩下的也要看體格、經驗,當然還要看缺不缺人。

這群人一聽還有這麼條件,頓時又不樂意了。他們鼓起勇氣跑過河來,就是想掙點錢。要是錢沒掙到,還因為條件不符,被迫打道回府,那更丟人了。

年齡小的拽著王學海不停叫哥,年齡大的則一屁股坐到王學海門口死都不起來。

最後還是徐洪福和姜崖兩人從河邊趕回來幫他解了圍。

所有人被迎進會議室。姜崖首先歡迎大家支持碼頭村的建設。

這話一說,一眾郭店村人的臉徹底掛不住了。他們厚著臉皮來在人家碼頭村的地盤上掙工錢,從某種意義上算是對過去的郭店村人的背叛。

他們明明為了錢,這個年輕人非說這是貢獻。

讓他們的臉更是沒地方放了。

方才還在鬧的幾個人把頭埋起來。

姜崖瞧著一眾人,直白地說在工地掙錢是個累活、體力活,沒有好身體怕是吃不消。所以一般情況下會要20到50這個年齡段的人。至於還在求學階段的小孩們,他建議還是回去繼續讀書。

「我不想念,我念不下去,也沒錢念。」有人站出來,憤恨道,「我就想掙錢。」

王學海苦笑道:「我們不能雇童工啊。你們要是去別的工地或者工廠,他們就算是願意雇你們幹活,多半也是會剋扣工資,有時候連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那我們該去哪裡掙錢?」幾個十來歲的男孩子苦悶地問。

這就是貧窮地方的教育困境,在該學習的年齡想掙錢卻掙不到,該掙錢的時候又發現肚子裡裝的知識太少。

姜崖不是神人,他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尤其這種由社會結構造成的問題。

每個人都在這樣的桎梏里逃脫不了。

他沉吟片刻,只能說:「我們鄉的孩子但凡還願意上學的一定能上學。有紅十字捐助,還可以免除學雜費,若是讀書讀不進去,我們也可以推薦他們學習一門技術,從學徒開始……」

總之鄉政府會想辦法兜底,但凡一個家庭中有一個長久的經濟支柱,這家人就不會挨餓受凍。

郭店村人面面相覷,原來對岸的竹坑鄉人已經可以享受這樣的福利待遇了? !

他們恨不得剛拔高的男孩子女孩子趕緊出去打工,或者幫忙農活,讀書這樣的途徑來錢太慢,孩子即便出去讀書,多半也不會回來,只會顧著自己。

至於那些年齡大的郭店村人,姜崖提議說竹坑鄉現在有一定的遊客流,他們可以過來擺攤賣錢。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在固定時間和固定地點擺攤。

眾人壓根沒想到還能這麼操作。

「怎麼可能?碼頭村人能同意?」

「要我們來我們還不願意來呢!」

「不說別的,就我們郭店村人的八寶榨菜那可是非常有名的,有一年什麼展會還獲獎呢。要是擺出來肯定賣的火。」

「說那麼多有什麼用?別我們吭吭哧哧把東西拿過來擺攤賣,讓碼頭村人給掀翻了。」

狐疑,質疑,退縮,充斥著整個會議室。

姜崖非常清楚,也早已預料。

「 t你們咋能這麼好心?不會又憋什麼壞招吧。」有人陰陽怪氣地問。

還沒等王學海一口老血噴出來,郭永寧咻的站起來,冷道:「不想干就別來干。人家竹坑鄉又不欠我們的,說這種噁心人的話有意思嗎?」

「你!郭永寧你才過來干幾天活就跟他們竹坑鄉胳膊肘拐一起了啊?」

郭永寧旁邊站著的幾個年輕人站起來,同聲斥責。

「人家竹坑鄉人歡迎的是那些願意好好說話,好好幹活,好好掙錢的人。挑事的,屁話多的,說話難聽的,一概不歡迎。」

「大家都忙著掙錢,沒空搭理你們。」

最新小说: 歡迎來到我的地獄 我是限制文的女配 我們走向康莊大道[九零] 星光為我而來 大唐傀儡醫 當我死在他眼前 和失憶竹馬先談後愛了 他怎麼可能不愛我 裁緣 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