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2 / 2)

了解竹坑鄉歷史的人都知道,陳家商號就是被土匪陳四麥給霍霍沒的。這件事因在《西河縣誌》上略有記載廣為知曉。縣誌上的記載不過寥寥數字,《竹坑舊事》中卻被當做大事件詳細記載,現在讀來真可謂字字沁血,句句哀歌,目光掠過舊書,明明時間已過去半百年,可這字裡行間燃燒著的火光依然觸目驚心。

那夜,丹江邊上漁火星星點點連成火蛇,古街上連綿店鋪終於在夜色中安靜下來,燈落人息。獨有陳家商號內依然燈亮著燈,十來個帳房先生齊刷刷把算盤打得震天響,銀子化作流淌的水,在手指翻動中,在上下來回中,在各地商號一進一出的買賣中,流進銀庫,埋入銀窖……如往常一樣的夜,就在眾人收尾時,無數掛著火的流矢破空而來,像極了過節時的煙花,然而這次煙花不僅美,還要人命。瞬間屋頂、門窗、花木濃煙滾滾中騰起火蛇,舔舐著夜幕。

馬蹄烈烈,嘶鳴如雷,結實的木門被撞開,強壯的武師被子彈撂倒,這群從靜夜中突然出現的土匪,如鬼魅幻影,突然露出了實體,他們叫囂著,咒罵著,嬉笑著,居高臨下睨著腳底下的這群人,如無頭蒼蠅哭著躥著,卻又被火蛇退逼至煙霧稀薄處,試圖多吸一口空氣卻又被嗆得滿臉淚水。

陳家商號成了他們囊中之物,隨意來,隨意取,隨意燒,隨意殺。

《竹坑舊事》中說:夜火沖天照半街,牆倒屋塌九室空。

累積數代的財富一夜之間被搶掠殆盡,古街從此一蹶不振。直到兩年後地方政府上山剿匪,陳四麥及其團伙才被滅。只是,那時隴海鐵路建造,即便沒有匪患也沒人願意走丹江水路。

不過《竹坑舊事》的作者在結尾處發出疑問,按理說這陳四麥掠走那麼多銀子,他招兵買馬買糧存武器,不至於才兩年時間就被打得屁滾尿流,而且據說這人死的時候被剖開身體,胃裡全是不消化的樹皮草根,就算不被政府軍打死,這顯然也要被餓死啊。

那他那夜到底有沒有搶走銀子?如果沒有,那陳家銀子到底藏在哪裡?

作者顯然知道些什麼,他神秘兮兮地在最後吟道:「上古街下古街,暗xue游龍保家財。」

張漢張教授擰著眉念了又念,還是百思不得其解,他嘆氣道:「這個黃建中死活不肯說他是怎麼知道平浪宮後院有銀窖,這本書都被我背會了,還是沒找到一點線索。」

「這件事交給胡所長,他有辦法從這人嘴裡翹出線索。」

說到這裡,姜崖緩了緩,道:「張老師,有沒有一種可能……」

張漢抬眼看著他,笑道:「我們現在是發散思維,要敢比古人想,才能找到線索。」

姜崖:「有沒有可能,咱們腳底下還有一條街……」

第101章

竹坑鄉山歌賽決賽在《鄉村大舞台》一經播出,引起了眾人料想不到的結果。

竹坑鄉、金竹村、梁家窪溶洞、梁家窪實景山歌表演等字眼被廣為傳播,隨即前往竹坑鄉遊玩和觀看梁家窪山歌表演的人多了起來,這些自不用提。所謂預料不到的結果是指,恰好那天省里某位大領導下來視察,一天忙碌後回賓館隨手打開電視,便看到了這場在溶洞裡舉行的比賽。

比賽地點別出心裁,比賽內容活色生香,比賽氣氛熱烈鮮活,大領導不知不覺從頭看到尾,當即給市里領導打電話。這才得知這檔《鄉村大舞台》製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跟隨農村大發展的腳步,記錄大事件,展現新風貌,而這次節目的舉辦地竹坑鄉最近一年並不自限於一窮二白的現實情況,破除萬難,先試先行,花最少的錢辦想辦的事……這次山歌賽的舉辦方竹坑鄉鄉鎮府幾乎沒花多少錢,卻拉到了贊助,找到了播出平台,還把節目舉辦得人見人愛,舉辦期間遊客數量翻了幾番。

市領導見大領導如此肯定,一方面誇讚西河縣和竹坑鄉各級領導奮勇謀發展的激情, 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局面,市政府也出力不少, 不僅沒有否定其發展思路,還順道說起市域內各縣都在努力大步走, 拼想法,拼幹勁, 拼速度,《鄉村大舞台》這檔節目製作的時機非常好,題材不愁,看點不缺,也能為全市農村發展再燒一把火!

大領導回去後在某次擴大會議上點名表揚,說:但凡想發展就沒有發展不成的,但凡想做好就沒有做不好的。就害怕某些領導班子懶政不作為,到頭來還要怪發發展條件不成熟。要是比條件,還有哪個地方比竹坑鄉還要差的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領主 《心结(强取豪夺)》 《燃潮》 《万人嫌小聋子嫁给渣攻舅舅后》 《失忆后赖上死对头》 《致我们终将到来的幸福》 《甘心情愿(作者:张大吉)》 《嚣张嫡女娶进门,残疾世子有福了》 總在沉浸式吃瓜的炮灰泄露心聲後 撿到高中生小狼狗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