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場熱鬧就發生在陳家大院外,可陳家大院的大門緊緊鎖著,那位大善人黃老闆也不見出來湊個熱鬧。
最終寡嫂子寡不敵眾,被人連哄帶騙塞進車裡。
車門哐的一關,一溜煙,塞著古街超級大|麻煩的車迅速不見了蹤影。
-
山歌賽從國慶開始「折騰」,至今長達二十多天,這波引流活動將竹坑鄉這塊多年無人關注的地方「折騰」出了不少熱度。
搞旅遊就是要不斷地製造話題,不斷地折騰,一波接一波,鬧得人盡皆知最好。
還有三天山歌賽決賽就要舉辦了。這次決賽現場放在了梁家窪溶洞大廳里。初賽、半決賽的比賽現場都在室外,可以容納千人之多,觀眾不需要花錢就能看到,這樣的決策在山歌賽寂寂無聞時是擴大影響,吸引人來的利器。然而經過近一個月的暖場,但凡來看過山歌初賽和半決賽的人對決賽越發期待。
然而這次想進溶洞大廳現場觀看決賽的人必須要掏錢了。
而且價格不菲。
按照姜崖的說法,決賽是精華中的精華,是時候培養觀眾的付費習慣了。
其實這個決策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其中反對聲最大的竟然是梁家窪老支書梁有仙。在梁有仙看來,決賽就不應該在溶洞大廳舉辦,這裡面空間小,僅能容納三百人,就應該擺在溶洞大廳外面的開場空地上。不收費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到時候人山人海的才顯得決賽好看,決賽重要。
半決賽那天獲利的是金竹村,他們賺得盆滿缽滿,讓他眼紅得不行。決賽他們梁家窪村必須也要這樣,而且必須超過金竹村。
先不說有多少人願意花大錢觀看決賽,只來這麼少的人,他梁家窪村的農家樂連口肉湯都喝不了。
姜崖聽到梁有仙這個想法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質疑,而是高興。大傢伙總算學會思考走哪條路才更有利於自己賺錢,尤其願意放棄即時利益,放眼全局利益,這格局確實打開了。要知道去年他可是費了好多口舌才讓金竹村同意□□洞免費。
然而這次決賽參觀資格必須掏錢才能獲得。
姜崖講了三個理由。
第一,越是在熱度最高的時候關門比賽,只提供數量有限的觀看位置,越是能引得更多討論。梁家窪村、梁家窪溶洞、梁家窪山歌團就能獲得更多熱度。
第二,門票起步價一百,前排核心位置兩百。僅此一項,算下來一場決賽,也能獲得幾千收入。更為重要的是,姜崖和市電視台談好了轉播權。要不是竹坑鄉太過偏遠,加上溶洞閉塞,信號不佳,最優方案當然是採用直播形式。但好在這次是市電視台主動來談合作方式,在正式比賽後的第二周周六晚上在市頻道播出。也就是這次比賽將作為《鄉村大舞台》的節目內容。一方面直接解決了市電視台每周六晚必播《鄉村大舞台》的壓力,另一方面竹坑鄉能借著市電視台再好好地露次臉。雙贏的結果誰不喜歡。如果決賽閉門操作,只接待少量觀眾,越是藏著掖著,那市電視台彼時的收視率則更高,竹坑鄉獲利更大。
第三,最為重要。若是第一屆山歌賽初賽、半決賽和決賽都以免費形式進行,以後再想收費就難了。何不趁著這次傳輸給大家一個重要信息:山歌傳唱者不是閒來無事,不是誰都可以,他們表演的是藝術,傳承的是文化,有資格獲得大眾的尊重,有資格獲得勞動報酬。其實姜崖還有更深層的目的,梁家窪溶洞的實景表演一直上座率不高,他t這次費這麼大心思操辦,就是想讓大家清清楚楚地認識到這台表演值得票價。
他耐心地對梁有仙說出自己的想法,把老爺子沒想到的地方悉數掰扯清楚,到底看看走哪條路利大。梁有仙聽得一愣一愣,可他總自持比姜崖多吃幾十年鹽,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聽到最後,他知道是自己格局小了。
這下再一次被姜崖給搞得下不來台。方才他大聲叫喚的樣子在這小子眼裡不知道是不是很好笑?
「有仙叔,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咱們三百張門票都賣出了。」姜崖笑道。
梁有仙一驚,「真的?」之前梁家窪溶洞實景演出一張票二十塊,每晚上座率還不足60%。這次票價少則翻五倍,多則翻十倍,竟然都賣出去了? !
「是的。還有好多人打來電話想買票,但票已經賣光,他們只能一周後在電視機里看決賽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