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福皺起眉頭,「《文物保護法》就是這麼規定的。你今天拆了你家房子,建了和周邊環境不協調的紅磚新房,那就是違法。這是要負法律責任的。」
「呵呵。我聽都沒聽過,別在這給我瞎科普。」
姜崖見方正平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沉聲道:「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在擅自在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內進行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鑽探、挖掘等作業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一下的罰款。」
姜崖一字不差地把法律條文念出來,堅定且從容。大傢伙哪個見過這場面?天天看港台電視劇里那些光鮮亮麗的律師念什麼律條,還是頭一次活生生地看到一個鄉村幹部出口念法,這場面怎麼瞧怎麼魔幻。
方正平本就想糊裡糊塗,耍著賴把房子推到了再說。在他的小算盤裡,既然我把房子砸了,你鄉政|府總不好讓這塊地空著,總得讓我把房子建起來。結果這幾個鄉產業辦的這麼硬茬,死活堵著不讓拆,還在他面前念法律條文,讓他知難而退。
「你們聽懂了嗎?我反正聽不懂。」他嬉皮笑臉地左問右問,「我蓋個房子才多少錢,你們竟然敢罰我交五萬到五十萬?你們把我這身肉拿去賣了,要是能換這麼多錢,隨便你賣!」
旁邊看熱鬧的人原來越多,大家議論紛紛。
「活著人都過不好,還要管那些不吃不喝的文物?真是搞笑!」
「平浪宮平常連個人影都沒有,保護給誰看啊?」
「要我說咱們這條街上的老房子就該全拆了。建成那種齊整整的小洋樓,那才叫漂亮呢。」
「就是。咱們街上這些老房子冬天又陰又冷的,光線也不好,我這老寒腿就是在這種房子裡落下的。」
姜崖聽在耳里,只能在心裡重重嘆口氣。
這就是現在古街發展最大的矛盾:文物保護與住戶需求之間存在極大的差距。
從1986年竹坑鄉五里長街古建築群被評為省文保t單位到現在已經10年了。十年來,竹坑鄉頂著省內四大名鎮的稱號,除了得到這個難得的榮譽牌子外,還得到了什麼?
老百姓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在過去非常繁華顯赫,可那都是過去的事,他們現在過的是漫長貧苦的生活,即便住著百年老宅,每天看到省文保單位又能如何?能換來一口吃一口喝嗎?
至少過去的十年時間內,沒有,也不能!
反倒是因為這個省文保單位的榮譽牌子,整條街都要被嚴格保護起來,不能有任何破壞性的建設,不然就是違法。即便是距離長街五百米遠的地方也被劃入建設控制地帶,不能建造比古建高的建築,以避免破壞整條街的歷史景觀軸線,尤其不能破壞古街與丹江的歷史脈絡。
即便是在建設控制地帶建房子也不能建設與古街風貌不相符的建築,那些鄉里最為常見的紅磚房或者整面樓鋪瓷磚的房子更不被允許。
這塊牌子帶來的諸多限制讓本地人的很多想法都得不到實現,難怪怨氣大。
「你說我家在平浪宮的什麼保護範圍內,那按道理是不是該把平浪宮的維修保護費分我一點啊?」方正平陰陽怪氣道:「反正這麼多年我啥都沒見著!誰看見或者用了這個錢,咱可不知道,也不敢說。」
陳元基見他越說越離譜,斥道:「正平,早都說過長街上不能建新房。咋就你不遵守?」
「窩囊廢才遵守你們政|府的破規定。」方正平是好臉的人,施工隊他也請了,第一下也砸了,結果還是拆不了老房子,動靜鬧那麼大,以後還在這條街上怎麼混?
「我今天就是要拆。誰也不能阻擋我!」話音還沒落他就衝過去搶了一把大錘子,輪起來就往木門上砸。
「幹嘛幹嘛!」有人衝進來大吼著,一個箭步奪走方正平手中的錘子,「你給我放下!」
方正平的胳膊被來人一個反切,連連嗷叫著喊道:「我不砸了不砸了。疼疼疼!胡所長你鬆開鬆開!」
胡文林把他往旁一推,雙目圓瞪著,「咋回事你?這是鬧哪出?想進派出所聊聊?」
接連三問,嚇得方正平不停擺頭,「沒沒沒。就是鬧點小矛盾。」
胡文林可不是好糊弄的。派出所就在北街的關公廟,他天天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誰家啥事他不清楚?方正平想拆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之前偶爾在街上碰到他的時候,他還當面提醒過,結果這人直接大白天堂而皇之得拆房。=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