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結束後,眾人仍舊依依不捨,嗑著瓜子嘮著嗑。
姜春熬不住,要先回。老袁趕緊起身,姜崖拜託他看著點路。
宋香巧八卦心驟起,小聲問:「你媽這是要煥發第二春啊。」
姜崖笑起來,「那是好事啊。我當然支持。」
宋香巧嘖嘖兩聲。她公公去世的早,婆婆一門心思撲在兒子身上,她這個做兒媳的也不好提再給她找個老伴。跟老公竹正業提過兩次,被他呵斥得半死。像姜崖這樣看得開的男人還真是少。
要說女人自己不心疼自己,那外人更不能心疼自己。她看著懷裡的兒子,越發覺得不管咋說,自己要先把工作做好,指望誰都不如指望工作帶來的依靠感強。
-
1996年10月12日晚上,市電視台上在黃金時間八點檔播出了《鄉村大舞台》先導節目《西河縣竹坑鄉山歌賽》。這節目既沒有提前鋪天蓋地的預告,也沒有什麼大牌GG在播出前後掛著,只是突然在一個平平無奇的周三晚上,恰好電視台前面播出的《神鵰俠侶》剛好播完,中間有這麼一天的空檔期,電視台索性把這個沒花多大精力和成本的節目放上去。
別看竹坑鄉鄉政|府大院裡這天晚上熱鬧非凡,其實市電視台並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僅是為了年終述職時不用被領導們罵只會播港台劇,勉強撇出點空檔播出而已。
結果播出第二天,首先台長辦公室座機被打爆了。先是市宣傳部的部長打來電話,當頭第一句就是昨晚這節目是誰的主意?台長一愣,他壓根沒上心,只是讓副手有空過了下節目,難不成裡面哪些畫面觸碰了紅線?他也不能把這事推到手下人身上,只能說是台里的決定。反正不管發生什麼事,他這個第一責任人永遠逃不掉。
部長連說兩聲好。台長更懵逼了,這語氣咋聽不出來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時部長才說剛才分管宣傳的副市長打來電話,說這節目創意好,拍得好,把竹坑鄉這個古鎮的風土人情拍得鮮活生動,而且緊扣當前市里大力推進旅遊發展的思路,尤其節目裡強調西河縣是生態大縣,竹坑鄉又是生態大鄉,走了一條生態+農業+農村+旅遊的發展模式。
台長:「……」還是大領導會總結,會拔高啊。
他連說是是是,說西河縣尤其這個竹坑鄉最近一年動作頻頻,很多發展思路比較新穎,所以他們才去拍了這次節目。說完,台長自己在心裡給自己點了個贊。不愧是在台長位置上浸淫多年,急中生智直接把自己的格局順著抬高了起來。
果然部長聽了很高興,說電視台是市宣傳的主要平台窗口,一定不能等靠要,要打開思路,突破局限。台長連連點頭,哪怕知道部長看不見,終於想起來手下人當時跟他提過昨晚的節目不過是先導節目,試水而已,要是表現不錯,以後可以推廣全市的農業農村發展……部長一聽,更加高興,說一定要把這個《鄉村大舞台》辦成咱們市的特色節目,如果需要市里支持他來協調。
放下電視,台長這才發現腦門冒了一腦門的汗,他趕緊起身去喊副台長過來。剛走到門口,電話又響起來了,竟然是市辦公室的電話。
有了前一個電話的鋪墊,台長這次從容多了。辦公室秘書說□□昨晚看了節目,認認真真從頭看到尾,覺得很不錯。領導有幾個想法讓他轉告,第一,這樣針對農村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節目值得推廣;第二,節目形式可以更多樣,除了紀錄片形式外,還可以搞成農村名人採訪啊,農業經濟模式推廣啊,農業技術大比拼啊;第三,竹坑鄉自下向上,通過自己的努力發展旅遊,舉辦山歌賽,這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還這麼有鬥志,這就是大家學習的標杆,建議電視台再多做幾期節目。
台長額頭上的汗出的更多了。領導誇讚是好事,領導關注當然也是好事,可領導交代的任務要是沒完成,好事就可能變成壞事。
這節目到底好在哪裡啊? □□和副市長親自交代……還沒等他想明白,副台長急急衝進來,喊道:「爆了爆了!」
大清早台長茶沒喝一口就被連連驚嚇,恨不得拿書砸過去讓副台長閉嘴。
「昨晚的鄉村大舞台收視爆了。同時段比兄弟台的收視率都要高。跟咱們之前播出的那些港台劇收視率齊平啊!」副台長急急道。
台長睜大眼睛,站起身來徑直往外走。
越過走廊,拐彎下去,播放大廳內導播室那邊電話接連響起,大傢伙忙得不可開交。
「好多人打電話過來,問昨晚的節目還會重播嗎?還會有下一期嗎?」
台長皺起眉頭,「你別告訴我這些你壓根沒安排?」
副台長尷尬起來,「我之前也沒想到這節目會這麼受歡迎啊。」說到這裡,製片主任急沖沖跑過來了。
副台長趕緊把他扯住,「台長問你話呢!鄉村大舞台第二期啥時候會播出?後續節目主題都策劃好了嗎?」=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