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苜蓿天生的清香味會無限增加人的食慾,讓這道兼顧南北特色的菜,鹹甜可口,香而不膩。
早都等在電視台前的童逸民滿意地憨笑起來。那兩位市電視台的攝影師能交朋友,他拿出珍藏多年的竹坑香招待得賓至如歸,生生讓兩個年輕人喝出了對竹坑鄉的感情。今天看來他們剪輯製作的時候確實表現出了對咱們的濃濃「愛意」啊。
吃飽喝足,人們又回到山歌賽的比賽現場,參賽人員一一上台,精心表演,土鄉土色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人都是參與者」的宗旨。
在節目的最後,鏡頭搖到□□洞和梁家窪兩個景區。遊人如織,笑臉盈盈,旁白說道:「國慶假期間,竹坑鄉新開的兩處景區供接待遊客萬餘人,農家樂接待爆滿,土特產品脫銷……」
攝影師是懂的,自己說好那不是真的好,鏡頭專門攔住幾位來玩的遊客,請他們講講感受。
「沒想到這麼好玩。我真的建議一定要體驗一下□□洞的風洞裝置,真的很有趣。其他沒見過的。」
「我覺得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飯好吃。尤其那個花泥鰍湯真的好鮮。」
「會。我們會給親朋好友推薦竹坑鄉。」
鏡頭再次閃過,各種笑臉一一跳出,有樹下閒聊老人的,有在古街上奔跑小孩的,有田間地頭農漢的,還有那一張張在戲台下看山歌比賽的,所有的笑臉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張「最開心」的巨大笑臉,鏡頭消失,字幕出現:第一屆西河縣金竹村杯山歌賽歡迎你。
下面有一行小字:決賽將於10月30日舉行,歡迎八方遊客來耍。
這GG打得直直白白,難得市電視台同意。
葛興國拍著姜崖的肩膀,「小姜,做得不錯。空手套白狼,還能套得這麼精彩啊。」
姜崖不好意思地笑起來,「還是咱們鄉有太多可說可道的東西……」
別看先導節目長達五十分鐘,他和兩位攝影師還有台里的編導們絞盡腦汁,篩選了又篩選了,精彩鏡頭還有很多,時間太有限實在沒法塞進去太多。
即便如此,這次先導節目無疑是成功的,至少在節目結束的那一刻,響徹在鄉政|府大院如雷的掌聲證明了這點。
莫名的感動氛圍驟然拉滿,很多人鼓掌鼓著鼓著忍不住眼圈泛紅。
對於過去的輝煌,若是只驕傲於那些存在歷史記載中的,或者自傲於上輩的言語中的,咀嚼來咀嚼去,任憑如何說道,也無濟於事,唯添更多悲涼。
只有將新的思想,新的方式,新的生活建造在厚重的歷史之上,將泛著舊光的過去重新篩選,再次鑄造,讓其再現新彩,才是當務之急。
這次節目做到了。她帶著濃郁的竹坑鄉特色,向世人展示過去已然過去,未來已然到來。
新的竹坑鄉必將走得更穩,也更穩。
姬條兒不停抹著淚,「能上電視這死了也值了。」
「啊呸呸呸。您老還要活到一百歲呢,以後上電視台的機會多了去了。說不定還能去省里、北京t表演呢。」宋香巧笑道,趕緊拿來手帕給老太太擦眼淚。
「小姜同志,還有啥辦法看回放不?」
好多人一聽紛紛附和。
姜崖笑著說他已經想到這件事,已經在跟台里的領導溝通這件事,看能不能轉制一個錄影版,想看的可以來鄉政|府看……有些事他沒說透。這節目雖然錄製的是竹坑鄉的風土人情,可版權在人家市電視台。能免費拿來一個錄製版已經不容易,當然不能人手一份。
葛興國猜到姜崖的顧忌,他給徐洪福耳語了幾句。徐洪福點點頭說好。
既然這節目拍的這麼好,完全可以作為竹坑鄉的宣傳片,葛興國以後出去談項目就可以先給投資商先放一遍,不用他再絮絮叨叨說來說去,竹坑鄉到底咋好,都有啥,看片子就全知道了,而且還是圖景似的,更為直觀。
既然這樣,他不如向市電視台多買幾套片子,事半功倍的事當然要捨得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