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1 / 2)

除此之外,專家對歷桃唱腔的評價有高有低。像文化館館長鞏仁認為歷桃表演過於羞澀,唱腔技法不足,給的分比較低。而老袁則非常欣賞歷桃這種純自然唱法,發自內心的情緒非常充沛,無雕飾原生態的唱腔更打動人,他直接打出了99分的高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不停爭論。

兩人顯然偏好不同,遇到歷桃這樣的選手矛盾點立馬尖銳起來。老袁自持已退休,加上他這人即便在工作崗位上也固執己見,哪怕對方是自己領導也不願意順從。而鞏仁鞏館長也沒錯,他看過太多表演,從一個成熟演員的角度來評價也立得住腳,他倒也沒自持領導一定要壓老袁一頭,也是想讓歷桃這樣的好苗子能走得好遠,所以毫不留情地提出他的想法,希望歷桃能在接下來的表演中有所改進。

王學海見狀趕緊打圓場,「哎呀,兩位專家,道不同也可同謀嘛。咱都是希望歷桃能走得更遠,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歷桃,你可不要辜負專家們的期望,接下來的表演繼續加油啊。」

歷桃哪裡見過這陣仗,兩個爺爺輩的人在台下為她爭得面紅耳赤,趕緊點頭說是是是,然後麻溜滾下台了,連最後得分都忘了看一眼。

不過她長得好看,人又乖巧,得分不算高也不算太低,比竹小蝶少了10分,暫居第九名。

賈平濤作為海選時的熱門人物也在第二天登台表演。他仍然唱的是丹江號子,不過他這次唱的又有所變化。首先他穿上了蓑衣,斗笠一帶,腰上再綁著烏黑髮亮的繩索,俯身一彎腰,活脫脫一個行走在丹江岸邊的老船工。其次,他也找了幫手,一個年輕小伙子,看長相應該是他的小孫子。年方七八歲,虎頭虎腦的,也穿著和爺爺一樣的蓑衣和斗笠,一老一少,在台上一唱一答。

「漢口河裡開哩開船走啊,扯起風蓬呀風哩風擺柳,搖擼著盪槳來得快呀。」賈平濤高聲唱道。

這是他身旁的小孫子唱問:「太公哎,抓子哎,也不知前面什麼地方呀哎呀?」

「抓子呢」就是當地的土話「幹什麼呢!」的意思,用屬於小孩子的聲調來詢問,更顯有趣。

賈平濤笑唱道:「兩個老婆去親嘴。怎麼講?老河口啊!」

緊接著他又唱起一段,「駕起清風,盪起雙槳,開船走喲哦……」

他的小孫子又問前面是什麼地方,賈平濤依次用歇後語的形式回答著由南至北,從漢口、老河口、李官橋、雙河鎮到西河老縣城,一個碼頭接著一個碼頭,用山歌小調的形式把沿途的地名編串起來,直至唱到竹坑鄉這一水路的盡頭。

爺孫兩個你一句我一句,詼諧好玩,把丹江號子唱出另類趣味來,也獲得了大家的滿堂喝彩。

對于丹江號子戈明德這位寫出《丹江風光世無雙》的人最有發言權。

「賈平濤你也真行啊,把你孫子都提溜上台了啊。」戈明德笑問。

兩人顯然認識。

賈平濤握住話筒有些不好意思,「戈館長,咱這不是找不到合適人上台表演嘛。」只能臨時把孫子叫過來培訓一下,勉強上台。

好在他這小孫子從小聽他唱,教了三天就學會了。

戈明德感嘆著說當年他來丹江岸邊採風,那時候賈平濤一家人還住在丹江上。一艘木帆船撐起一個家,賈平濤在船上娶妻生子,經歷暴風驟雨,嘗遍水上人家的酸甜苦辣。

一家人在丹江上討生活。從竹坑鄉碼頭一路到漢江,再到長江,經過無數道江灣,無數處沙灘,他都如數家珍,都能用號子唱出來。

「七幾年的時候t ,丹江上開始有機械船,木帆船就越來越少,現在全都是燒油船,再也聽不到什麼號子了。」賈平濤苦笑著說。

「我們都逃不過時代的大浪,可是,能留下來的一定能留下來,尤其像丹江號子這樣表徵丹江人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精神的更會流傳下去。這就是我們舉行山歌賽的意義之一。」戈明德斬釘截鐵地說著。

掌聲瞬時鼓起。

賈平濤爺孫兩個這次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排進了前20名。

中場休息時,姜崖緩步走出平浪宮。今天國慶假日第二天,來竹坑鄉遊玩的人數依舊很多,尤其這兩天來明清一條街上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先不說平浪宮前這條古街上自發性遊客不少,有些腦子活的鄉里人也自發地大清早在街上搶占合適位置擺攤賣山貨、土特產或者竹編等。

還有不少人跑到丹江邊兒上踏水玩,恰好有道河灣沙灘細膩,平時裸露著倒是個玩沙的好去處。有人去玩,就有更多的人隨之而去。姜崖不放心,找人看顧著水邊,以防有人落水。

蛤I蟆洞那邊傳來的消息也不錯,人數持續增多,運維井然有序。金竹村這次作為山歌賽的贊助商,還是得益了不少。這兩天農家樂都住滿了,而且從遊客的客源地統計來看,不少來自外縣外市。

姜崖隨意扒拉了兩口飯,在下午場比賽前提前湊到市電視台的攝像頭前。這兩個小伙子認真給姜崖解釋攝像頭的操作方法,什麼時候拉近什麼時候拉遠,他們還有一個小一點的攝像機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跟拍,拍攝演出者幕後故事,拍攝圍觀群眾的精彩反饋,拍攝組織者的辛苦。

最新小说: 歡迎來到我的地獄 我是限制文的女配 我們走向康莊大道[九零] 星光為我而來 大唐傀儡醫 當我死在他眼前 和失憶竹馬先談後愛了 他怎麼可能不愛我 裁緣 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