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要選他們了?不然奪冠了我們多丟人?」
「唱得真夠膽大的,合著跑到隔壁來調戲人了。」
蔣志勇湊到王學海的話筒前說:「說是比賽就要公平公開公正。在座的五百位評委可不要因為我們是外省人就不選我們啊!」
這個外省人可真是會說話,先發制人,搞得在場的西河縣人尷尬起來。
「我相信在場的五百位大眾評委有自己的感知和體會,一定會慎重選擇,該投票還是不該投票。對吧?」王學海在台上呼籲道。
「對!哪能被外省人小瞧?」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既然邀請外縣人參加,那就大方點t。」
大家紛紛低頭寫不記名投票結果。
苗秋月苗教授率先評論,「我非常喜歡這組來自隔壁鄖縣的選手的表演。他們縣跟我們不一樣,是水稻種植區,吃米為主。在他們那裡水車是農民朋友的命根子。」
用水車車水,是力氣活也是技術活,更是集體活動。在水車周圍漸漸形成聚集文化現象,大家圍繞這水車拉家常,話生活,後來在勞作中形成了車水號子這種調節氣氛和氣氛,釋放身體負重的山歌活動。
「車水號子多為即興創作,比較自由奔放,音樂形式也比較粗獷,會根據勞動動作的不同形式,演藝不同的車水號子。」
「剛才他們四人先來了一段一線水,這是非常典型的開場方式。一領眾合,並用鑼鼓伴奏。蹬車梁一百下後他們又分人唱了四種車水號子段落。」
「也就是說車水號子只是曲調類型,內容包羅萬象,剛才他們選唱了《二八佳人女裙釵》,其實還有《四季相思》、《梁山伯與祝英台》、《風花雪月》等,題材不限,多來自民間故事,或是地方傳統故事。」
苗教授侃侃而談,為在場觀眾講解了車水號子的發展歷史和概念內容,這種鄖縣常見的山歌類型在西河縣少有,大家這次也算是開了眼界。
戈明德道:「他們這組選手很用心,直接把水車搬到了戲台上。聲情並茂,活靈活現,一看就是咱們農家人,自演自唱。」
選手之一蔣志勇感慨說他們四人確實是在水稻田邊長大,看著父輩蹬了一輩子水車,他們唱的說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倒他們這一輩不用學都會。這次聽說隔壁縣隔壁鄉搞這麼大的比賽,有這麼大手筆的獎金,自然要來試一試。
他說得很直白,就是為了拿冠軍。
點評完畢,開始計分。
五位專家都給出了90分以上的分數,尤其苗秋月直接給出了100分的滿分。在眾人的震驚聲中,在場的五百位大眾選票持有者也有375人投了票,總計932分。差三分超過暫居第一的張建德王桂芬夫婦。
梁有仙驚得心悸,差點第一名就不保了。原以為即便專家評委很喜歡這四個外鄉人,竹坑鄉人也不會投多少票。畢竟這裡面那個唱葷詞的男人差點引起公憤。當著竹坑鄉眾男人的面調戲竹坑鄉的女人,真是不能忍。結果,他們得的票數還真不少。
回頭看了半天,咋想也想不明白。
安慶生一臉淡定,「別瞅了。那男人一臉紅顏禍水,靠臉就能得票。剛好咱們這五百人中女的多。」
梁有仙哼了一聲道:「真是不知廉恥! 」
安慶生嘖嘖兩聲,「別裝得你沒聽過似的。咱們年輕時候聽過的葷詞比這過分多了。」
山歌的創作者來自土生土長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層人,和陽春白雪相比,下里巴人更加直白、通俗、率真,他們多用俚語俗語,也不會受所謂的教化束縛,表達感情葷素不論,露骨奔放。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絕對不會用華麗的辭藻堆砌。要有人站出來批評山歌粗俗甚至惡俗,那會更顯得他們不懂山歌,只看表皮。
唯有這種在人民大眾口中嬉笑怒罵中流傳的東西才更具有生命力。=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o.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