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我們那位大嫂何止是不回來參加祭祀,她……」
對於這位公主大嫂,卓不凡其實心裡也藏著一肚子的委屈,被卓全這麼一勾猶如黃河決堤似得沖了出來。
卓不群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卓全雖然心底明白這人不是自己的親生哥哥,但多年來已經習慣了卓不群的威懾,下意識地閉起了嘴巴,同時和卓不凡交換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
這一套動作是這三人這十八年來養成的默契,做起來行雲流水,根本不用思考。
卓不群轉身繼續告祝,卓不凡故意誇張地搖晃肩膀沖卓全眨眨眼睛。若是放在從前,卓全一定忍不住被他逗笑。可現在,他只是低下頭,沉默不語。
好在畢竟是祭祀場合,端莊肅穆,旁人並沒有發現卓全不對勁。
其實卓不凡要說什麼,卓全心裡明白的很。
慈恩公主何止不來祭祀公婆那麼簡單,拜她所賜,如今卓不群已經成為了整個臨安城最大的笑話。
也不知道誰把美景閣當晚的事情傳了出去,如今臨安城內最膾炙人口的兩件事情:
頭一樁,就是公主和駙馬爺成親當晚,駙馬爺不知是不識抬舉,還是得了失心瘋,竟然出現在花街柳巷。雖然後半夜回到了公主府,但是公主盛怒,閉門不見。
公主府有禁軍把守,沒有公主的詔令,即便是駙馬都不能擅自闖入。卓不群本來以為等公主氣消了就好,就在府外吹著冷風等了半宿。誰料到公主不但當天沒有見他,第二天沒有見他,第三天的回門禮居然也是一個人回宮。
打那之後整整過了一個多月,卓不群都沒有機會踏入公主府半步。他以臣子的身份一連寫了幾封請罪書托嬤嬤呈給公主,結果都是石沉大海。
非但如此,皇帝還特意把他招進內廷訓斥。
從宮裡回來那天,半個臨安城的人都見證了卓不群失魂落魄的悽慘模樣。卓全聽聞後,只覺得大快人心。
這個金國奸細本來以為娶了趙家公主,就能一步登天,和皇家攀上干係,從此官運亨通。現在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他聽阿彪說了,大理寺衙門上上下下,就連看門的老頭都不怎麼瞧得起這位卓大人了,「卓不群」三個字儼然成了官場的一個笑柄。
至於第二樁事兒,原來傅侍郎家的次女,美景閣的花魁在梳籠當夜被召進宮裡,皇后娘娘感念淑妃娘娘誕育六皇子的艱辛,不忍她真的流落風塵。特許將她從樂籍除名,封為才人,留在宮內充作女官。
但是女人一旦入宮,哪裡自己做得了主,沒過多少天,傅竹衣就被皇帝寵幸。十天之後被封為昭儀,又過了不到十天被封為淑儀,如今才過去一個月,竟然封妃了!
傅竹衣被破格封為賢妃,賜住香雪殿,太后知道她和六皇子感情深厚,將六皇子交由這位賢妃娘娘教養。如此以來,傅竹衣儼然成為了第二個淑妃。
宮內的人為了討好皇帝和這位炙手可熱的新娘娘,都說她和姐姐一個賢良,一個淑德,好似娥皇女英輔佐舜帝。官家被人誇成堯舜一般賢明的君主當然喜不自勝,大肆封賞。
可是在老百姓的嘴裡,這位賢妃娘娘可是和「賢良」兩字扯不上半點關係,甚至還有人背地裡稱她為「妖妃」「大頌妲己」。
傅竹衣曾經淪落風塵的事情在臨安並不算是什麼秘密,她之前做了那麼久的花魁,到底是不是處子之身誰也不曉得。她當年做捕頭的時候,和一群男人同進同出本就惹人非議,如今那些人更是毫不吝嗇地把一盆又一盆的髒水往她身上倒。
說她在妓院裡學會了狐媚男人的手段,現在統統用在皇帝身上,弄得從此君王不早朝,為這個妖姬神魂顛倒。
又說她殘忍善嫉,入宮短短一個月時間裡,就將原本皇帝寵幸過的美人們囚禁的囚禁,打入冷宮的打入冷宮。還有更可怕的謠言,說她強迫已經懷有龍種的宮娥墮胎,不准除了自己和姐姐之外的女人為皇帝生孩子。
最聳人聽聞的傳說莫過於這位賢妃娘娘其實白天是傅竹衣,晚上則被傅冰潔附體,她們姊妹兩個一個白天服侍皇帝,一個夜晚吸食皇帝的精氣,所以官家自從得了這位新娘娘後,身體才一日不如一日。
在臨安百姓的口中,傅竹衣儼然成為了繼妲己、褒姒、楊玉環後新一任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的代表。
雖然也有賣魚嫂這樣受過傅竹衣恩惠的人為她辯解,不過也是杯水車薪。
師姐也好,公主也好,她們今日所承受的痛苦,都是拜眼前這兩個男人所賜!而如今,他們還假情假意地在自己面前為被他們害死的亡者上香。
卓全看著裊裊青煙後父母的牌位,只覺得心如刀絞,忍不住落下淚來。
這一幕看在卓不群和卓不凡眼裡,只當他是思念父母,倒也沒有多想。
三人依次行禮完畢,卓不群將三杯酒灑在地上。吩咐老沈可以開始燒紙衣和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