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她不著急,讓對方慢慢琢磨,等下次來再說。
邊逛邊玩兒了兩天,回程帶的東西朱令儀大體也有了點眉目。
京城的糧價真的不貴,原本想搞點底價陳糧回去的,可糧食實在太沉了,冬天走不了水路划不來。
棉的話,倒是輕巧,但體積不小,有點占地方,可以少來點;她更看好布匹,雖然也沉,不過她已經從顧晞那知道,有那種花色或者面料在京城這邊過時但別處還沒過時的尾貨可以找到清倉的話,應該比較划算。
可以試試。
還有就是通城那裡,雖然運河凍了,不能走船,但每天都有到的各地貨車還是運貨到那裡卸貨,那裡有許多倉庫貨棧可以租賃,也能找到一些急於出手的積壓貨,但得有眼力,免得被騙啥的。
朱令儀決定先去瞅瞅再說。
第99章 撿漏、丟人
在朱令儀看來,通城有點類似京城的物流倉儲集散地。
因為有靠近京城的運河碼頭,南來北往的商船、客船都在這裡下客、卸貨,時間久了,發展出了存放貨物的貨棧和倉庫,甚至專門幫忙運貨的騾車、牛車甚至驢車,還有許多等著搬東西的力工。
儘管年前很多商家的貨早早就備完了,但通城這片貨棧集散地依然熱鬧,人來貨往,挑擔子的,推手推車的,趕牲口車的,叫喊聲此起彼伏,氣味混雜,很是有些喧囂。
這裡有官府建成的一排排出租的貨棧,也有個人買地建造的倉庫,也是一排排的,規劃的還算整齊,有的貨棧門前堆著貨樣,有的則需要進裡頭去瞧。
朱令儀粗粗看過去,有十來排這種貨棧堆口。
她按照事先打聽過的,先去山貨集散地瞧了瞧別的山貨,只看了幾個貨堆就沒興趣了,實在不如她的,價錢也並不低多少。
正打算轉身走,她一眼瞧見一筐里好像是茶樹菇,擠過去撈一把細看,還真是,不但有茶樹菇,還有竹蓀,看顏色及聞味道,應該是積壓的陳年貨。
這種貨的口感味道都不如新曬的,營養也差一些,朱令儀不打算買賣,自己吃的話還得是新貨才行。
她又挑著看了紅棗和桂圓,還有蓮子,這東西倒是有不錯的,她想著自己那邊不產這些,倒是每種都挑了一筐,先讓人搬到外面去。
這裡走走,那裡看看,「嚯,」她居然看到辣椒了!
紅彤彤的干辣椒!
朱令儀喊了個夥計過來,「這個是辣的嗎?」
夥計忙得大冬天還一頭汗,見她問辣椒,直接道:「對,很辣,一般人吃了上下遭罪啊。自己搗碎了用做調料或者醬料都行。西南那邊的人常吃的東西。」
說著,他想到一般買這些東西的都要別的香料,便還翻騰出一筐紅的綠的香料,「這是紅花椒,青的是麻椒,這種香料比較貴,本地沒有。」
朱令儀用手挖了一把聞了聞,都不錯,問了價錢,有點小貴,便道:「能低些的話,我多要。」
夥計猶豫了下,道:「我去喊掌柜的來你和他商量。」
這批貨上個月就到了,可惜,因為太辣了,一直沒找到大宗買家,眼瞅著過年了,各個飯莊酒樓都放半個月假,壓手裡都是錢啊,尤其是香料類成本本身就高。
紅花椒和青麻椒倒是出了少部分,但他們這批貨有點價高,還是壓了不少在庫里。
夥計匆匆去尋人,朱令儀想到水煮肉片、水煮魚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明陽山周邊不產這東西,這些香料要是不拿下,自己嘴巴都覺得虧。
她自己邊看邊抽查,為了避免漏掉,還交代隨身寶:「看看這些貨里有沒有摻雜陳貨假貨啥的。」
隨身寶這方面比她更可靠。
等掌柜的匆忙趕來,她已經挑揀出十來筐自己想要的好貨。
廢話不多說,朱令儀手指一划拉,「張掌柜,這些如果價錢合適,我都要了。」
張掌柜還以為哪來的一個小白呢,結果一瞧,呵,人家挑出來的都是上等貨,哦,也有次一等的,都區分開另放一邊了。
顯然,這也是懂行的。
張掌柜還是客氣地遞上自己的名帖,「愚姓張,小掌柜貴姓?」
朱令儀早就有自己的名帖了,她拿出自己明陽山貨的名帖交換,「姓朱。」
自打前前前朝出了姓朱的皇帝,凡是姓朱的人都不在說「免貴」了,還有現在的皇帝姓嵇,嵇姓的人也不說「免貴」,這些都是她聽顧晞說的。
這丫頭跟她的少師祖父耳濡目染,可有學問了。
什麼典故信手拈來,都不用多想的。
可見平時累積多重要。
=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D.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