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掌柜一看帖子,「哎喲,失敬、失敬,原來是朱東家當面!」
他們這些人走南闖北,啥人沒見過?各種消息也十分靈光的,這陣子很是聽說不少關於朱女俠的傳說,尤其是明陽山貨在京城開業的動靜,想忽略都難啊。
不過,在商言商,他還是得稱呼對方朱東家,而不是女俠。
朱令儀很是滿意眼下這種結果。
不枉費她一路過來弄這麼大動靜,不然,就憑她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別說偌大的京城行市,到哪兒說是個東家都沒人認真搭理吧。
「張掌柜不必客氣,咱有啥說啥哈,您這些貨明明挺好的,為什麼要摻和次品?」
朱令儀看得清楚,這些摻雜次品的貨應該是後摻的,甚至都沒拌勻乎。
「嗐,別提了。」
張掌柜一言難盡地抹把臉,「不瞞您說,咱這都是西南的好貨,大紅袍的花椒,碧綠的青麻椒,都是盯著人現採摘,現曬乾的,誰知貨到了才知道,今年來了不少西北的花椒。
雖然品質不如咱們西南的,但產量格外大,反正都是借味兒,差那麼點兒對酒樓飯莊也不算啥,一般客人根本吃不出來。價錢卻差不少,可不壓手裡了。」
也有要西南貨的,但是價格壓得太低,除了摻次品,沒別的辦法。
行業里叫「混等貨」,對方自己給的價錢低,自然也知道是混等貨,差別不過是混多少,混多次的而已。
朱令儀沒拿過貨,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她道:「我不要混等的,你價錢合適的話,這些好的我都要了,次等的要十筐。青麻椒和大紅袍椒都要。」
「還有紅荊條辣椒,也要十筐。」
哎呀,這位還是大戶啊。
對啊,這位可不差錢,人家賣人參的。
張掌柜頓時熱情高漲起來,「好說,好說,咱可定量個好價錢給您,不然,您那內衛令牌一出,白征了我的也乾瞪眼不是。呵呵,呵呵。」
話是這麼說,就是不咋好聽。
張掌柜有些尷尬說禿嚕了嘴了。
朱令儀一點不生氣,還順杆子道:「那倒是,你可想好了在報價。」
挖坑埋自己的張掌柜:。。。。。。
***
趁著張掌柜的思忖價錢,朱令儀又往深處搜羅了一些醃製的榨菜頭、酸泡菜、泡山椒、泡姜等等,這種辛辣之味對講究精細品味的京城達官貴人可能有些不對味兒,但對於粗獷的高寒地區的人來說卻很適合了。
張掌柜咬牙低了一成半的價錢,朱令儀也一路打聽過行情的,覺得還不錯,就乾脆地先付了一部分定金。
另花了二十文錢,讓人給石掌柜的送了信兒,派人手和車輛過來裝貨,裝完驗過沒問題才會結清。
總共花了幾百兩銀子。
這些差不多把張掌柜這裡的尖貨都掃走了。
她又溜達著去另一排貨棧掃探。
如此,等梁三哥等人趕著五輛大貨車過來的時候,朱令儀已經又談下來一批瑕疵布、過時的絲綿綢布、去籽不乾淨的棉花。
五輛車根本裝不完,只得第二天接著裝。
其實,如果一般人第二天裝貨很有可能會遇到問題,但朱令儀名聲搞得響,一般人不敢嘗試。
而且,她看貨的時候就非常準,一時沒人敢撩她的虎鬚子。
***
辦完這件大事,朱令儀給夥計們下了通知:
所有人,包括石掌柜在內,都可以領取一半工錢,也可以提前支取全額,想買什麼,可以跟著貨車免費運回去;五天後,他們將返程回家了。
老七,小八等夥計嗷嗷叫著興奮地不行,他們出來不少日子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這麼久,說不想家是不可能的。
這些日子,他們除了早前答應的每人三兩銀子的工錢,像在廟會賣貨這些臨時活兒也給另外的工錢,所以,這一路上他們算下來,每個人五兩銀子都打不住。
不誇張地說,每人都淨賺了一頭壯毛驢回來,普通人家都能娶個不錯的媳婦啦。
梁七等小夥伴們一起找到朱令儀。
「嘻嘻,東家,我們想把錢提前都支了行不?」
朱令儀壓下眼皮,哼道:「都支了買啥?可別瞎買啊。」
「不能,不能,這不難得來京城麼,得給家裡人帶點特產回去。」小八帶頭打哈哈。
「衣裳,首飾,意思意思得了,死貴的,尤其是玩具,那玩意兒不值得花大價錢。你們要是能採買點什麼回去掙幾個倒是可以。就是別被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