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人買嗎?
梁老爹這回也不敢挺朱大俠了,他也覺得有點不靠譜。
從這裡到京城,騎馬都得十來天半個月的,帶著輜重囉嗦,走走停停,順利的話一個月都不知道能不能到京城。碰到下大雪,路都看不清,更是寸步難行,把人在凍個好歹的。
不值當。
沒看這邊人不論村裡的還是城裡的,到了冬天就都貓冬不咋出門麼。
大多數人家,幾個大人才能湊一身棉衣,哪能輕易出門呢。
夏天秋天一件單薄的破爛衣衫加草鞋就對付了,冰天雪地可是會凍死人的。
唉,都是窮鬧的。
第59章 車隊出發
朱令儀看姜村長和姜老爺子也一臉不贊同的樣子,知道嘴說沒用。
「你們跟我來。」
如果,村里最有實力的兩戶人家要是沒人報名,她就算白走這一趟。
倒不是找不夠人手,畢竟這些人她都熟悉,算是知根知底,用起來更放心,也更順手。
她再厲害也沒自大到什麼人都往隊伍里收。
這兩個村裡的大部分男性都接觸過,算是「自己人」吧。
她指著停在外面的新型雪爬犁道:「這是我保證能在大雪天順利行走研究的新型雪地車,叫雪爬犁,也叫雪橇車,冰車都行。
我這次不光去京城,沿途有大城市也會停留幾日,回來也會帶當地的特色貨物回來。
每輛車配兩頭大牲口拉車,再配兩到四個人押車,一共十輛車板車,十五輛雪橇車,這次走一趟年前回來。
我這裡大概需要五六十個成年男性,要沉穩,體格健壯,會趕車的優先。
雖然我能保證安全,但路上的風險還是會有,所以,膽小體格弱的就不要了。」
要不是她自己沒法整這麼大一個車隊,她都不稀得僱人,自己用隨身寶就帶貨走了,可惜,那樣是不成的。
「每人三吊工錢,包吃包住,保證安全。」
三吊錢啊,一頭小毛驢差不多了!
只是大部分村民實在畏縮,猶豫不決,她只得把話放下先回縣城。
機會她給了,不樂意抓住也沒法子。
倒是縣城的店鋪門前貼了同樣的招人告示,不到半天就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的人打聽消息。
報名帶準備就五天時間。
五天裡,除了前兩天報名的人稀稀拉拉,後面三天一下子多了幾百號人。
從幾百人里選出六十個壯漢還是很容易的。
這些人里有她熟悉的梁家三、四、五、六、七哥幾個。
不知道最後咋相通的。
反正小八要去她沒讓,咋也得給人家留幾個在家裡啊。
不然,老子娘不得擔心死了。
還有梁家二姐夫丁二春,他家日子不好過,自打上次跟著打魚發了一筆小財,對朱大俠那是非常有信心的。
別人還沒下決心去的時候,人家都開始收拾包袱了。
姜家看梁家人去了不少,也合計了兩天,來了四個族中兄弟,大姐夫是家裡頂樑柱就沒去。
此外,雜貨鋪的李東平也舔著臉要跟著去湊個數,見識見識京城啥樣,畢竟他們這小地方,如果沒有大商戶帶著,誰敢走那麼遠的路啊。
別說天氣狀況,就是光聽說有山匪路霸也打怵啊。
不光村里,縣城裡更是不少尋活路的緊著報名。
冬天缺進項,一家人要吃要喝,再省能省多少?
縣城裡就那麼些活計,整個冬天就靠勒緊腰帶度日,如今有個包吃包住還安全的機會一兩個月就能掙三吊錢,搶瘋了。
朱令儀挑選出一百五十多人,先訓練三天,每天都淘汰一波,最後根據車輛和人員配比,留下了九十人,足足比當初的預想多了三四十。
沒法子,除了貨物,隨行人員的吃喝拉撒也得裝好幾車,人少了,掰扯不開,再說,反正走的也慢,她又去趕了些長毛牛和騾馬羊啥的,一路走一路吃一路賣,總不能跟著她真的風餐露宿、爬冰臥雪。
又加上牲畜的草料啥的,這又好幾車,最後就整出這麼多人。
自己這邊,這次她帶著石掌柜一起去。
到地方張羅買賣總不能全靠她出面,她可是雇了大掌柜的人。
此外,還有嚴師傅,楊老實,還挑了兩個跑腿的小子,至於店裡的伙食讓楊嬸子過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