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個實價,我不耐煩一點點砍價,你直接說個實在的,合適就過戶,不合適就拉倒。」朱令儀問這家的主人。
主人意外有些驚喜,只是視線依然不敢看她,而是看著中人,結結巴巴地道:「一、一百二十吊!」
在縣城120吊錢的百姓院子是有點小貴,不過,朱令儀看中他家的牲口棚和圈。她以後還得繼續販賣牲畜呢,總不能每次連個正經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個就挺合適的。
朱令儀微微蹙眉,想著如果買在這裡,下次趕牲畜過來就不必經過城門,而是直接從這邊山上下來。
賣家見她不高興的樣子,忙解釋道:「我,我包稅。這個價錢比、比我爺建的時候還、還便宜幾十吊。」當然,這些年房子折舊也差不多了。
「噢噢,」他突然想起來了,指著前面的菜園子道:「這下面有個大菜窖,冬天存冬菜和牲畜草料都能用,能裝幾十擔青料呢。」
朱令儀一揚下巴讓他帶著去看,然後特地下去仔細瞧了瞧,青磚抹的石灰,裡面很大,很寬敞,靠近正房這邊有個梯子入口,然後在牲畜圈那邊也有個出口,想來是為了冬天出草料方便。
只是如此一來就使得這個口子北風倒灌,這個窖一點都不暖和。
所以,這個賣點剛才是就沒提。
朱令儀覺得,這很可能是個有點小錢就想當然的人干出來的蠢事。沒有找專業人員設計,全憑自己瞎想,想一出是一出,結果可想而知。
朱令儀才不會給他的蠢買單,她伸出一隻手,「一百吊,你包稅。這些錢我自己子啊隔壁買這麼大個地方重新建,只是花更少。」她說的是實話。
現在青磚和人工都便宜,加上她有隨身寶,這些青磚、木料都是不用花錢的。買這個只是圖不用另外牽扯她的時間。
賣家咬牙同意了,錯過這個人,在沒人會買了。
=====================
同樣,朱令儀以一百吊拿下了二層那家「林家綢布莊」的店鋪。
林東家左思右想答應了。
他的鋪子臨著正街兩層整整三百多平,後面的院子也大,不但有口深水井,還有三間正房,左右各兩間廂房,正房後面還有牲口棚和茅廁,一小塊菜地。
要不是他全家都打算搬回南邊老家,這鋪子他還捨不得賣呢。
他嘆口氣,微微勾著頭,低聲跟朱令儀解釋道:「我們家原本也是前些年逃難跑來北邊的,這幾年稍微好過了些,爹娘就念著回老家,我本還有些猶豫,可如今縣裡出了這麼大事,說實在的,往後會不會鬧大發,咱平頭百姓不敢賭,早走早安心。」
都整出乾朝復辟這種事兒了,凡事有點腦子的都得想想,這地方還能呆不。萬一亂起來,這地方都是根源,必保沒好。
人家大俠厲害啥也不怕,他們行麼?
現在還能賣上價趕緊出手,萬一事情不好,大家都跑,賣給誰去?
朱令儀不知外面的百姓還想這麼多,她是沒深想,不過她也確實不怕就是了。
「行吧,100吊,我包稅。」跟官府那過戶要交稅的,買賣雙方都有,包稅就是一方全交了。
朱令儀拿著自己新近辦好的戶籍和中人以及兩個賣家一起回到衙門去辦手續。另一家店主遺憾地再去蹲中人那邊去了。
衙門裡,主簿正帶著謝十二幾個解說公文格式啥的。見到衙差小心翼翼地帶著朱令儀等人進來,都好奇地看她。
朱令儀道:「剛買了兩間鋪子宅院,來過戶辦手續。」
==========================
朱令儀的新戶籍還是這個主簿經手辦的,當時她打官司告蔣縣丞等人後,謝玉樹才發覺她是山民身份,沒有正經戶籍,這在如今到不算什麼,就是不那麼方便,比如進京城就費勁,得現想辦法編造一個假戶籍等等。
他就讓主簿給朱令儀做個新戶籍,也算是招下山的山民,增加本縣人口。但她沒有固定住址啥的,當時登記的臨時住址是客棧,朱令儀還說她打算買一個鋪子。
沒想到還挺快的。
正巧了,主簿大人直接交給謝景幾個負責登記,讓他們熟悉文書行文方式啥的,全當練手。
謝景端正坐好,拿過朱令儀的戶籍資料,驚訝地發現,這女俠才十五歲!
人家比他還小三歲呢,居然都自己買宅子、鋪子了。
雖然是小破縣城的宅子鋪子,那也是自己買的啊。
人家功夫好,能捉來野生牛馬牲畜販賣,雖然這個職業聽著挺不符合女子的身份,但是,對大俠來說,這都不是事兒!
謝十二和謝十五也微微低頭,他們在京城府上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挺好,有著謝府子弟的身份,在京城名門裡他們不會說自己第一第二,但絕對是沒幾個人越過他們稱自己第一第二就是了。
可如今在一比,確實好像除了這層身份,他們其實也沒啥可拿的出手的了。
就,哎瑪,有點汗顏。
第45章 人死技術在,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