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大嫂的餃子不能多吃,陳蘭現在每天能有時間在家給兒子做飯盒。對於這兩件事,李長青都有屬於自己的理由。
老媽最近在家裡做手工編織,馬上到秋季旅遊小高峰,遊客都喜歡買一些本地的手工物件,陳蘭手很巧,什麼都能織,也算一項收入。最重要的一點,如今李長青終於賠清款項,雖然一樣會照顧那九個家,但好歹金錢方面可以攢一攢,不用再盡數往外拿。
做木工到處接活,每個月也有好幾大千,足夠家裡開支。老媽近些年在酒店做保潔,身體勞損得厲害,現在經濟壓力沒那麼重,李長青無論如何都不願意老媽來回奔波。
起初還沒能勸住人,到了還是老太太出面,很是威嚴地命令兒媳婦必須在家裡陪著,陳蘭這才答應,卻也閒不住,每天變著法地給李長青做吃的,讓他帶來老屋給師傅們。
至於辛大嫂的事兒。
老辛頭是出名的水管工,無論是技術還是人品都口碑良好,是個樸素的大叔,屋裡有個八歲的自閉症兒子。老辛頭從沒放棄小辛,能力之內配合治療,夫妻倆努力多年,至少在掙錢這件事上從不敢懈怠,半年前辛大嫂在城裡工地摔傷了腿,修養了小半年,這會不太好找工作,乾脆跟著老辛頭來一起打打下手。
李長青曉得的,他們最近經常吃豬肉,是因為孫叔讓孫明沒事兒就往辛叔家送豬肉。
小鎮就是這樣,一切都在人情往來之中,不說也能明白,所以在場的師傅們連同李長青都沒有多吃。
嘗個味,誇讚一下手藝,十分流程化。
竹聽眠從樓上下來時,幾人剛吃完飯。
李長青看著她睡眼惺忪的樣子,首先想到了三個問題。
看著人已經洗漱過,那麼樓上的衛生間修繕情況應該還不錯。不過,樓下這麼敲敲打打,她居然真的能睡得著。
最後是心虛。
因為視線交匯的時刻,李長青叼著雞腿骨。
最後一隻雞腿的骨頭。
竹聽眠非常親切友善地同在場所有人打招呼,唯獨到李長青這裡變換了態度。
「李長青,雞腿一點都沒給我留,你好狠的心。」
罪名已然成立,李長青懶得狡辯,直接問:「要吃什麼?」
竹聽眠經過短暫且苦惱的思索,鄭重回答:「豌雜麵。」
李長青立馬問:「不要豌雜,多加榨菜蔥花對吧?」
「你都知道還要問?」
李長青:「……」
那你只有這個回答還不是每次都要想半天。
他順手把垃圾拎出去,走時聽辛大嫂笑呵呵地說:「小竹老闆和你很熟悉。」
李長青壓下笑容,匆匆回答:「不熟呢。」
返程遇到攤子上賣相優秀的無花果,李長青順手買了一籃,還被攤子老闆打趣:「長青啊,又來給小竹老闆跑腿買飯啊。」
李長青說不是特地,順路的事兒。
攤子老闆可精,「你這路順的,順出十里地了都,就惦記小竹老闆呢吧。」
「沒有的事兒,」李長青板起臉,催他趕緊給自己稱重。
拐進記月巷口,李長青從老屋門前的玻璃瞧見自己,他發現自己在笑,趕緊整理表情,一牆之隔,他聽到竹聽眠說話
「走吧,我希望以後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語調和語言都有些冷。
院裡,老辛頭拉著辛大嫂低聲解釋原因:「不多要錢的,小竹老闆,我家這口子就是過來給我送飯。」
李長青默聲走近,瞧見竹聽眠臉上是鮮少能看見的嚴肅表情。
「送飯可以,在這裡陪著也可以,但是她不是雇員,不能插手工作,我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不然就別幹了。」她說。
老辛頭和辛大嫂連連點頭,沒有再爭辯。
竹聽眠便不再多說,朝李長青伸出手示意他把麵條拿給自己,不出意外地,看見李長青神色不明地杵在那,一副有話要說的樣子。
「上樓去。」竹聽眠說。
其他師傅已經散開各自幹活,辛大嫂看了老辛頭一眼,安靜地提著飯菜籃子離開。
李長青跟著竹聽眠上樓,這才發現她把二樓南邊那排房子打通,安排成自己的居室,甚至布置出一間漂亮的會客室,靠窗那面牆邊支了張L形的桌子。
竹聽眠已經繞去桌子後邊坐下,同時收拾開面前的幾本書,做好了吃飯的準備。
李長青安靜地把面
放下。
竹聽眠抬眼看他,「有話說話,沒話就出去。」
李長青同她對視兩秒,直接說:「辛叔就是想幫著快做點活。」
「嗯。」竹聽眠開始解開塑膠袋,拿出筷子。
李長青接著說:「我知道你是想把事情做規矩些。」
「你又知道了。」竹聽眠掀著外帶盒蓋,右手使不上力,左手也發揮不好,以至於這麼低著頭時,腦門頂瞧著像是在冒氣。
李長青趕緊從她手裡把那碗面搶救出來,打開蓋子,抽紙巾抹了圈邊緣,又重新還給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2_b/bjZhH.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