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三看見老娘往外走連忙道,「娘,您去哪兒,這會兒不安全,我陪您去。」
陳曼晃了晃手裡磨得鋥光瓦亮的柴刀,「我去解手,都別跟著。」
找了個偏僻無人的地方,陳曼三兩下吃了兩個白面饅頭又咕咚咕咚喝了一瓶五百毫升的礦泉水,這才回到自家的據地。
她兩手枕在頭下無語望天,她這次運氣不怎麼好,穿越到了逃荒路上,幸好來得還算及時,把剛換出去的大孫女搶了回來。
大啟三十八年,中原地區連年大旱,杏花村的村民集體南下逃荒,原身也帶著一家老小跟在隊伍里。
原身陳曼,人稱陳寡婦,早年喪夫,一人將四個兒子拉拔大,在她的常年PPT之下兒子們極其愚孝。
她說往東絕不往西,她說攆雞絕不趕鴨,就算娶了媳婦兒也一樣,在原身的高壓制約以及兒子們的愚孝之下,四個兒媳敢怒不敢言。
原身是個極度自私自利的人,在自己過得好的前提下對兒子和孫子還不錯,不過她平等地厭惡每一個孫女還有兒媳婦,認為她們都是吃白食的賠錢貨。
這次逃荒路上,因為缺少吃食,大家都餓得受不了,很多人倒在半路,最後發展成易子而食。
原身陸續把四個孫女都換給了別人,家裡其餘人一口都沒有沾這些用他們女兒\侄女\姐姐\妹妹換來的肉,但是原身靠著換來的兩腳羊養出了一身好肉。
路上,因為原身的作天作地,最後大兒子進深山找食物被毒蛇咬死,二兒子去找水摔斷了腿被放棄,三兒子因為她跟別人起糾紛被人一榔頭敲死。
一家人好不容易撐到南方,官府仁慈劃撥土地讓災民們去開荒。
原身不想開荒,身上也無錢財,於是把幾個兒媳婦全都賣到了勾欄院,得了錢就找關係帶著小兒子和幾個孫子在鎮子上落戶。
四個孫子恨毒了她,三個月後將吃得白胖的原身賣給了山裡的老光棍,原身受盡折磨最後被打死。
對此,陳曼只想來一句: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此時,陳曼一行已經逃荒一個多月,杏花村連續三年乾旱大家活不下去了才想去南方找條活路,誰家的糧食都少得可憐,一路上他們扒樹皮,吃草根,說一句蝗蟲過境都不為過。
不過就算如此,家家戶戶現在都不剩多少糧食了,有些人家早就斷頓,不然也不會發展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為了能找到些吃的,大家都選擇山路和小路,期間也不是沒有經過城鎮,不過城鎮大門緊閉,牆上有官兵拿著武器戒備,誰也進不去。
眾人又在山裡行走了七日,最後路過安和城時才進去補給了食物,最後又走了兩個月才到達嶺南,在嶺南安頓下來。
當務之急是先度過這七天,想到那隻剩三把的糙米的米袋子和半袋子地瓜,陳曼有些惆悵。
她空間裡食物多的是,但是空間裡的大白米、大白面、大肉包子、大白面饅頭還有那散發著陣陣果香的蘋果、香蕉、葡萄、草莓等等都不是這個時候該出現的啊。
看來得做一段時間野人了。
第161章 逃荒路上的自私婆婆2
陳曼百無聊賴地在儲物櫃裡找啊找,哈,找到了。
她在大齊的時候囤積了不少地瓜、土豆和玉米,大啟雖然還沒有土豆和玉米,但是已經有地瓜了。
家裡的食物都是她一手把持,偷偷加塞一點沒問題。
不過一家子十七口人這點東西都不夠塞牙縫的,還是得想辦法開源啊。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大家就起來了,連早飯都沒時間做,直接出發。
陸老大推著家裡唯一的一輛板車,車子上是他們一家的家當,還有兩個四歲的小娃娃。
其餘幾個,最大的十一歲,最小的五歲通通都得走路,實在走不動了就爹娘抱著走一段,自己再下地走一段。
陳曼從袋子裡掏出五根地瓜,一家一根趕緊吃了趕路。
眾人不可置信地看著她,他娘這是轉性了,平時不是巴不得他們一天都不吃東西麼。
至於陳曼自己一人吃一個地瓜,眾人表示接受良好,他們娘\婆婆\奶就是這樣的人。
每次幹活就全都推給小輩,到吃東西的時候總要先確保自己那份是最好的。
陳曼眼睛一瞪,「看什麼看,一個個都是討債鬼,村長剛才說了今天要比昨天多趕十里路,誰要是掉隊了就等著落單被人吃吧。」
陳曼嘴裡的村長是杏花村的老村長,也是他們逃荒隊伍的領頭羊,在隊伍里威望頗深,當初要逃荒的時候就是他組織了幾個村的村長商討後一起決定逃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