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1 / 2)

由此看來當朝天子還是更在意實事,而不是青睞那些辭藻華麗堆砌的文章。

自從聖上李成天即位以來,大力推行改革,注重民生。

如今十餘年來,國內四海昌平,五穀豐登,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此次殿試的題目也是皇上親自擬定的,目的就是為了選出一批有志之士,真正能報效國家,人品貴重之人。

且他最疼愛的安陽公主已經到了出嫁的年紀,也可看看有沒有與之相配的結成良緣。

等最後一炷香燃盡,時間也到了。

諸位學子將筆放下,呈交試卷。

接下來就是等試卷由各位考官批閱後評出前十名拿給皇上過目,再由皇上親自考察,最後欽定本次科考前三甲。

學子們向皇帝參拜告退,回到家中靜候明日傳召。

韓進耀回到自己下榻的客棧。

薛家和伍家都給了不少銀兩,足夠他花到科舉結束。

這次的考題他自覺發揮不錯。

關於治洪問題他這些年一直不停思索,只因當年他們韓家就是受了洪水之災才流離顛沛逃到祈家所在的村莊。

所以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解決方法,不能說盡善盡美,但是比起毫無準備來說已是好了太多。

說不準他們韓家真要出一個狀元了!

第二天韓進耀下樓就看見了不少學子聚在大堂討論昨日的題目。

也有殿試前就認得韓進耀的學子前來打招呼:「進耀兄,此次考試感覺如何,有幾成把握?」

韓進耀自是謙虛:「玉書兄,把握談不上,盡力而為罷了。」

成玉書拱手:「進耀兄玩笑了,要是你都沒把握,那我們這些人統統打道回府好了。」

會試前在一次詩會中成玉書結識了韓進耀,對他的才華頗為佩服,還為他引薦了自己的老師,老師對他也是讚不絕口,還說要是家中有女兒一定將女兒許配給他。

進耀兄卻說自己醉心學習,又父母雙亡,耽擱了婚事,等他考取功名了再考慮成家的事。

成玉書敬佩韓進耀的出身,又感嘆他的努力,於是經常拉他參加一些詩會讓他才名遠揚,如今京城家中有待嫁女的家庭都在默默注視著這個寒門新貴呢。

只待韓進耀考出成績,便榜下捉婿。

成家有位庶女也看上了韓進耀,托著成玉書幫她探口風呢。

「進耀兄這次怕是三甲有望了,婚事要不要考慮一下呢。」

韓進耀知道成玉書說的是他庶妹成雅,心下暗暗不屑,一個四品官員家的小小庶女怎麼配得上自己,必是高門大戶家的嫡女才入得了他的眼。

語氣有些硬了起來:「目前沒有什麼比殿試重要,等殿試完再說。」

成玉書知道韓進耀是拒絕了,畢竟進耀兄未來前途無量,看不上他妹妹也是情有可原,不過拒絕的如此乾脆到底有些令人寒心。

還沒說什麼呢,一陣敲鑼打鼓聲傳來。

原來是傳旨的太監來通知韓進耀參加最後的殿試。

迎著眾人或嫉妒或羨慕的目光,韓進耀跟著宣旨公公上了馬車。

他知道,他的人生即將改寫!

金鑾殿上。

韓進耀應答如流,周圍考官頻頻點頭,連皇上眼裡都透露出幾分欣賞。

這小子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學問紮實,又心系實事,是個人才。

想到了自己的安陽公主,隨口又問了一句:「韓學子可曾婚配啊?」

韓進耀渾身血液都凝固了。

皇上怎麼會問他這個問題?

答無,那是欺君死罪!

答有,那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再娶到有助於他仕途的世家女,更別說查出來他成婚入贅了三次,昭國律法重婚可是要坐牢的!

坐了牢便不能當官了。

各種念頭在韓進耀腦子裡瘋狂轉動。

皇帝等的不耐煩,「嗯?」

皇帝多年身居高位,不怒自威。

韓進耀渾身打顫,心下一橫:「回稟陛下,臣……臣未曾婚配,家中父母雙亡,沒有長輩操持,臣自覺未建功立業,不敢沉迷小愛。」

欺君之罪要等皇上知道了才會受罰,不知道是哪年哪月的事情去了。

但是要是現在就說自己成婚過,怕是不會再有世家女嫁於自己了。

等殿試完他便把祈家、薛家、伍家都處理了,到時候死無對證也不會再有欺君之罪了。

最新小说: 407宿舍(双性3p) 大佬们追着让我抽插(总/攻) [总攻]肉文生存手册 遇A就倒[穿書] 快穿之人生如果能重來 快穿之拯救者,有命就快逃 快穿:大佬成了毒閨蜜粉碎機 快穿之惡婆婆她一心向善 快穿之攻略那個女人 快穿之壞女孩洗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