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2 / 2)

蕭芫抿唇,「儲家滅門,就是烈宗駕崩那年的事,後來先帝隔了兩年才登基,算起來,都是二十多年前了。」

家國動亂之時,一天仿佛一年,眨眼便是血流成河,戰士的性命不值錢,朝臣的性命,也同樣隨時都可失去。

黨爭、奪嫡、謀私……誰能多掌些權柄,誰便是天王老子,殺人滅族前能給個由頭的,都算是罕見了。

後來李晁登基,姑母下令大赦天下、安撫生民,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給這亂世之景、給那些無休止的恩怨一個終結。

卷宗尚在的冤案可以推翻重審,有苦主證人的亦可做些努力,可像儲家這類,連知曉當年的最後一人都死去的,著實無從下手。

蕭芫早便知道,這樣的事不足為奇,今日在朝為官的,但凡有些家底,往上數哪個沒受過戕害,沒被安過罪名?

最大的區別,不過是他們倖存下來,可阿母沒有,儲家人到最後,一個都沒有。

以前,她就算知道,也沒那麼在意。因為她思念的阿母,從始至終都只是夢中一個虛構的影子。

那個真實存在的蕭家先夫人儲江雪,說到底,只是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可現在不同了,她收到了阿母寫給她的那麼多封信,知道了阿母待她之心。

更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阿母口中那麼可敬可愛的阿翁阿婆、舅舅舅母,會做出謀逆之舉。

從容赴死,此生無憾。這樣的詞,更像是為了大義,為了家國,不顧自身性命,奮而犧牲。

「玉佩……」蕭芫倏然抬眸,握緊李晁的手,「阿母留給我的半枚玉佩。」

「阿母信中曾提到,若我過得不好,可去尋另外半枚玉佩的主人,還說是與阿母同族。」

阿母不信蕭正清,說不定,這個人知道當年的事。

李晁回握,「好,我派人去尋。」

……

是夜。

御乾宮。

李晁立在床榻邊,掌心撫過蕭芫正酣的睡顏,俯身,在眉心珍重落下一吻。

寢帳落下,他披了長袍,步出殿門,往御書房去。

一盞搖曳的蟠龍燈燭下,燙金捲軸一點一點展開,最後璽印下露出的,竟是先帝年號。

這是一封密詔,關於,儲家謀逆案的密詔。

第103章 轉機

這封密詔, 是三年前暗衛統領依先帝遺命,奉到他手上的。

密詔中言,當年先帝還是皇子時, 曾被江南儲家所救,本想在登基之後封賞報恩,儲家卻先一步因謀逆滅族。

後他自顧不暇,有餘力探查時已線索盡失、舉步維艱, 不過幾年,又纏綿病榻, 精力大不如前。

寫下這封密詔時,自感時日無多,報恩之事,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任帝王。

實際上,李晁拿到這封密詔時,探查儲家之事就已經數年。

力度一年比一年大, 收效始終甚微。

期間就算拿到線索,也是指向謀逆的線索。

這麼多年, 儲家的清白, 先帝因救命之恩堅信不移,而他則是因為蕭芫也有所傾向,然兩任帝王, 至今無寸進。

要麼,這本就是一樁鐵案,要麼, 是被人特意辦成了鐵案。

無論哪種, 都希望渺茫。

而現在,多了個玉佩的線索。

執起燈燭, 光紋似水波,亮處越亮,陰影便越暗。

最終落在密詔旁鋪展開的圖紙上。

這是分發後剩餘的最後一張,上頭不止繪著蕭芫手中的半玉,畫師還依著紋路樣式,復原出了另外半塊。

李晁凝神細看。

越看,越覺得熟悉。

仿佛……

這另外半枚玉佩,他曾在哪裡見過。

.

「松枝,怎麼了?」

漆陶順著她的目光望過去,只見一抹清瘦的背影,轉瞬不見。

松枝回神,立時行禮,「漆陶阿姊。」

她一向膽大嘴快,此刻,卻躊躇幾息方回:「不知為何,剛從六局出來時碰到江寺卿,總覺得他眉目間,仿佛與娘子有些相像。」

……

頤華殿內,漆陶眉眼彎彎,邊為蕭芫梳發,邊笑言:「方才回來時,松枝竟覺得江寺卿與娘子眉眼相像,娘子這般貌美,江寺卿瞅著就讓人心底發寒,虧她也能將娘子和他往一處去想。」

「要奴婢來看,松枝她自個兒,都和娘子像得更多些。江南婉約,美人兒想必大差不差。松枝僅僅有半分像娘子,就已是個清麗美人兒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1.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