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您知道了啊..」柿子忐忑看向姑娘,就怕從姑娘臉上看到憂傷。
「柿子,如今都康熙三十七年,明兒大年初一都康熙三十八年了。」
「張廷玉都快二十七歲了,怎麼可能不娶妻生子?我又不是什麼仙女,憑什麼讓他為我守身如玉孤家寡人到二十七歲?」
呂雲黛心裡門清,張廷玉在原主死後不到六年,就與清荷勾勾搭搭眉來眼去,哪兒還想得起她
這個死去多年的未婚妻。
男人壓根不是長情的動物,對男人的期待值越低,就越不容易失望,點名那誰。
「姑娘說的極是。」柿子滿眼委屈,為四姑娘委屈和惋惜。
「桐城張家與江寧呂家世代交好,我打聽過張公子每年都會去呂家拜訪。」
柿子將自己打聽到的關於呂家和張廷玉的消息一股腦告訴姑娘,他私心希望姑娘和張公子能再續前緣。
呂雲黛豈會不知柿子話裡有話,她對張廷玉除了感激之外,並無任何私情,是以,她並未開口回應柿子這番話。
主僕二人都是聽弦知意的聰明人,柿子察覺出姑娘不想再說關於張廷玉的話題,於是乖乖閉嘴。
「柿子,立即收拾收拾,我明日要帶我娘回呂家!」呂雲黛陰測測笑著。
第64章
「主人,我也要與您一道前往,您對呂家人一無所知,我需跟在您身邊才能安心。」
呂雲黛點頭,她對呂家人知之甚少,的確需要柿子一道陪同前往呂家。
忽然想起那年去呂家接走呂夫人那晚,呂家後宅里藏污納垢,蠅營狗苟的淫艷骯髒事兒還挺多。
此行將是一場惡戰。
主僕二人連夜整理行裝,呂雲黛仰頭看蹲在積雪柿子樹上的烏鴉,趕忙將小烏鴉喚到跟前,將她要去江寧一事,言簡意賅告訴四爺。
此時呂夫人忽而又開始嗚咽:「四娘,看到你爹就跑,跑得遠遠的,快跑。」
從呂夫人瘋言瘋語中,呂雲黛大概猜測出原主的爹爹呂觀稼並非善類,否則他也不會再娶,對瘋妻不聞不問。
說不定原主之死,也與呂觀稼有關。
呂夫人是江南望族翁氏女,翁氏一族在江南頗具聲望,乃清流之家,書香門第,可謂是人才濟濟。晚清重臣,帝師翁同龢就出自翁氏一族。
只不過原主的外祖英年早逝,外祖母早年間也駕鶴西去,膝下還只有翁氏一個獨女,連個幫襯的兄弟姊妹都無,否則也不會在呂家瘋癲多年,娘家人都沒來撐腰。
古代出嫁從夫,翁氏的興衰榮辱,全都捏在呂觀稼手中。
呂家雖也算得上世代簪纓,但卻是前朝的名門望族,早就外強中乾。
翁氏出嫁之時,帶的十里紅妝,這些年都被呂家人霍霍光了。
古代男子若沒出息的挪用女人的嫁妝,定會被人嘲笑他無能,呂觀稼簡直就是無能的禽獸。
呂雲黛決定為原主母女討回嫁妝,也算償還原主給她這具屍體。
呂家,就是個藏污納垢的大染缸,呂雲黛前所未有的忐忑。
如果四爺能早些登基為帝就好了,她記得雍正登基為帝之後,將呂家幾乎滅門。
呂家十六歲以上男丁全部處死,女眷則被發配寧古塔予披甲人為奴。
全都殺光得了,免得她還需大費周章走一趟。
呂夫人的身子骨這些年不大好,不知呂家對呂夫人到底做了什麼,她的身子骨這些年來每況愈下,早已油盡燈枯,估摸著只有三五年的光景。
她得趁著呂夫人健在,讓呂家人血債血還。
「主人,天色尚早,不如立即出發可好?」
柿子很想早些回到那個魔窟,他還想問問呂家人將他爹娘的屍首埋在哪,他想將爹娘好好安葬。
「好。」呂雲黛攙扶著昏昏欲睡的呂夫人,三人即刻趕往江南。
呂夫人身子骨不好,呂雲黛特意租了一艘樓船,沿京杭運河一路南下。
哄睡呂夫人之後,呂雲黛和柿子主僕二人坐在甲板上,繼續核對呂家人的信息。
「主人,呂家的關係錯綜複雜,老爺續弦的新夫人是麻溪姚氏女,恰好是張廷玉嫡妻姚氏的堂姑母。」
「張廷玉是宰輔根苗,他的父親大學士張英,更是官居一品,要不..我們還是..」
柿子已然開始打退堂鼓,呂家的關係盤根錯節,他擔心主人一個弱女子鬥不過呂家,甚至因此付出生命代價。
「柿子,去呂家勢在必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得不吃的屎,無論是糖味的屎,還是屎味的糖,我都得自己嘗,我得把那些陳年爛帳算清楚。」=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7.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