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跟在太監身後的六名宮女,突然掀翻桌子,抽出底下藏著的弩機,飛速上弦,對準靖安帝的位置就是一箭!
與此同時原本站在一旁的霍文彬迅速的撲向新帝,將其擋在自己的身後,同時大喊一聲:「攝政王謀逆犯上,快救駕!!!」
第203章 陛下,何故造反弩機發出的短……
弩機發出的短箭還沒射中靖安帝,就被突如其來越出的龔敬一刀劈開,雖然宮中不可攜帶刀劍,但是攝政王,從伍出身從來刀劍不離身,以他的身份自然是例外。
「護駕!」龔敬的聲音和霍文彬的重疊在一起,他手舞長刀,無情的將一位刺客當場就法!其他的人也紛紛上前,拿著
兵部侍郎李崇文剛拔出腰間的君子劍,就被刺客當胸踹翻。哭喊聲,刀槍撞擊聲,徹底將整個場面引爆。
哪怕沒有武器,那群從戰場上歷練過來的將士僅憑大殿的家具碎瓷也能和那幾個刺客打的不落下風。
那群刺客根本不是龔俊及其下屬這群武將的對手,幾個回合間,除了手重被打死的,其他三人全部控制住了。
龔敬猛的看向霍文彬,剛要開口就看到對方拿出一把三眼統,對著剛剛準備說話的龔俊射去。雖然因為後坐力對方的準頭並沒有很準,但是三發之中至少有兩發擊中了龔俊身上,然而除了一枚貫穿手臂的,另一枚則擊中了龔俊的腹部,但是卻發出了尖銳的聲響,那枚子彈就這麼鑲入到了龔敬的腰腹之間,露出了衣衫裡面的軟甲。
「攝政王謀逆!格殺勿論!」霍文彬站在靖安帝的身前,一臉義正言辭,而他們的身後則突然湧出來一堆穿著錦衣衛衣服的人,但是沒有一個是龔敬見過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整個皇宮的守衛已經在他眼皮子底下被換成了另一批人。
程嘉柔也和周雲一起,站到了龔敬的身後,龔敬身邊的下屬都站了過來。聽到動靜不對的錦衣衛此刻也涌了進來,雖然不知道什麼情況,但是下意識的將手中的盾牌護在了龔俊他們的身前。
整個大殿分成了三個部分,還沒搞清楚情況而有些驚慌失措的大臣,對峙的龔敬等人和挾持了天子的世家們。
龔敬沒管身上還在流血的傷口,只是看著那群人冷哼一聲,一個個點名:「暨安霍氏,曾掌管兩淮鹽引,金陵陳氏,曾疏通北上漕運,姑蘇陸氏當年應該是占了太湖絲織!爾等假借清君側之名行王振舊事,是要讓陛下重蹈武宗蒙塵之劫嗎?」
霍文彬臉色一冷,其他幾家臉上也不好看,最後還是他站出來,卻沒有理龔敬,反而對著靖安帝道:「陛下容稟!攝政王在對馬島,大琉球設的市舶司根本不在戶部冊檔!三年所收,也分文未入,反而全部抵給了海商。」
「而南洋之地的朝貢銀兩盡然全入了海軍私產!其所謂發現的南溟之地,恐怕只是一個想要將我大魏百姓騙做他家私兵的陰謀!」
「據聞其不僅在安南私練象兵,還在呂宋大肆招攬土著入伍,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又是重用女官,不顧德行提拔四書都沒念完的吏員,還窮兵黷武將整個大魏都拖入戰爭泥潭,還在江南各地抄家滅族,收受賄賂強行開啟海運!這一樁樁一件件,陛下若不先下手為強,只怕大魏江山都要改姓了啊!!」霍文彬的每一句都打在了靖安帝的心口上。
靖安帝劇烈的咳嗽了起來,他忍不住怒吼一聲:「夠了!」
大殿之中一時安靜下來,只剩下滿殿燭火搖曳!滿朝大臣一時之間手足無措,竟然不知道該往哪邊走,想去護駕,但是卻被新湧出來的侍衛攔在了後面。
靖安帝臉上露出一抹苦笑:「朕自然知道攝政王與鎮遠軍,在前太子故去後,收復山河積極拓進的功勞,只不過,這麼多年以來,攝政王既要兼顧朝堂瑣事,還要為軍事殫精竭慮,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不若將虎符交與朕,朕會替你照顧好鎮遠軍的……」
滿殿的大臣心中一動,大抵終於明白了今晚這驚心動魄的一幕鬧劇到底為的是什麼了,眾人目光難辨的看著靖安帝,有人還在猶豫不決,有人已經偷偷的站到了靖安帝的一邊。
圍觀的大臣們也開始分化,有繼續等待時機,有一臉愁容不知所措。也有義無反顧走向靖安帝或者是龔敬這一邊,短短的幾句話功夫,無數人眼神交錯,內心天人交戰。
更有不少大臣虎目含淚,喃喃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龔敬也看著靖安帝,他與先帝其實已經隔了好幾代,長相併不相似,當時他曾經在他和其他人之間猶豫不決時,宋時只是嘆了一口氣,說:「不管選誰,都是一樣!」
怎麼會一樣呢?
他最終和宋時商定了看似最為溫和知理的靖安帝,他以為只要他足夠退讓,就能在守護好大魏的前提下,從君權與臣權中尋找到那個平衡。
但是此刻,他從對方的臉上看到了如同先帝一般的剛愎自用,優柔寡斷,以及:刻薄寡恩!
就如同宋時所說:「坐上了那個位置,換誰結果都一樣,身處那個位置,自然而然就會變成那個樣子。」
他沒有興趣聽完他的廢話,截斷靖安帝的話:「臣若想弒君,陛下活不到如今。」
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龔敬這麼直白且大逆不道的話噎住了。
龔敬為了顧全大局,為了平穩朝政,在京師這個鬼地方隱忍了太久太久,久到很多人都忘了曾經的龔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