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溟之地的土著治理和面對虎視眈眈的荷蘭人以及西班牙人的覬覦,也需要迅速在南溟建立起軍事控制。從大魏到南溟的萬里航線上,就需要大量的物資去建立運轉驛站……
付出與收穫的比例自然也要算算清楚,才好下手。
雖然朝中一直說邊疆無用之地,但是隨著北海(貝加爾湖)區域被納入大魏的國土,宋時之前定製的分化俄蒙計劃所建立的北境市舶司,每年采
購的大量皮草和金沙源源不斷的輸入到了京師,而其利潤還足以讓北境市舶司在邊疆建立棱堡。
而北境大量的皮草被輸送到了大魏,沙俄在托木斯克建立的駐點出現無利可圖的情況,缺餉的哥薩克士兵開始偷賣火槍。零下四十度的寒風中,當俄軍押送糧草至安加拉河口時,布里亞特人已經開始用大魏提供的燧發火鐮點燃草料……
河套平原和松嫩平原被開墾後,推行的商墾法:「墾荒千畝,免三年商稅!」引得不少豪商北上僱人開墾荒地。
今年第一批收穫的糧食已經足以充當一半軍餉,讓後方的物資運輸壓力大減。沿途的官道和驛站的修建,更是將西北與大魏連接成一個整體,大有重回漢唐商路繁華之景。
第二則是宋時在馬尼拉和湯若望所提議的,與葡萄牙共同開發南洋諸島的協議,並組建出行歐巴羅使團的建議被澳門的耶穌教會議成員通過,如今正在如火如荼的選拔前往萬里之外的使團成員。
原本天主教傳教士在宋時收攏大魏後就提出想要傳教的權利,不過對於天主教,宋時多少還是心存警惕,宗教為了蠱惑人心,多少會加入一些愚昧恐嚇的內容,於是宋時把那些傳教士都安排到了學院之中,一是翻譯歐巴羅的著作,二是培養翻譯人員,為這次的使團培養人才。
因是第一次大規模的使團行動,從泉州出發,一路借著疾風到達馬六甲,再橫渡印度洋,需要歷經接近一年的時間才能到達葡萄牙的首都,再加上走訪歐巴羅各國,起碼要三年以上的時間,此舉雖不至於像蘇武出使西域一樣,但是也是可能流芳百世的壯舉。
在皇城日報的頭版上也是掛了不少時日,引起了不少的討論。
與前兩者相比,第三個事,引起的討論就沒有那麼大了。
也不過是:霍國公府履行婚約向剛剛被調回京師的程德政求娶其長女時,被爆出如今女官之中風頭正盛的程嘉柔不是其女兒,而要履行霍家婚約的人,另有其人。
第201章 處境宋時雖然人不在京師,但……
宋時雖然人不在京師,但是京師一直有她的傳說。
之前出使蒙古,引得蒙古各部內亂後,雖然明面上說是在江南養傷,但是朝中重臣能接觸到南洋信息的又有誰不知道,宋時其實早已經隨南下的海船一同下了南洋。
即便是到了南洋也不消停,光是南溟這個大消息就足夠讓群臣忙的暈頭轉向了。
如今的京師,同五年前相比已經是截然不同。
大街小巷的女官,鋪設一新的水泥路,南洋商行的香料,北境商行的皮草,不斷產出新東西的萬物工坊,以及在新型鋼筋開始有餘力大規模供應到建築業後,大魏的建築終於開始擺脫了沒有巨木做樑柱的限制,京師開始湧現一些磚石水泥所建造的三至五層的高樓。
皇城日報和大魏軍報上也不斷報導的,是千里甚至萬里之外或荒誕,或神奇的地域和事件。
剛攻下來不久的天山南北,據說特別適合種植棉花,已經有不少山東的種棉戶接到了邀請,準備開春了之後去西域都護府看看。
南溟最近又探出了一個金礦,勾的人心神蕩漾。
亞墨利加的白銀潮來源之謎,只要願意挖就有著無盡的白銀礦區……
整個大魏,全部進入了一種超前的發展速度,有人感慨日新月異,有人怒斥世風日下。
不過,任何超前制度的強行推廣,總是容易遇上阻礙,如果沒有培育足夠的土壤。
新生的事物,容易被頑固的舊時代反撲吞噬。
海運如此,吏員制度如此,女官制度更是如此。
宋時在清掃了江南和大魏的表面的荊棘後,為了維護新生的開海政策不惜親自南下。
而新生的女官們就被丟進了這千年累積,污垢叢生的官場派系,即使宋時在走之前,儘量完善了整個吏員和女官的升遷制度,但是有些東西,外力是無法更改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C.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