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1 / 2)

相比陸軍的無需擴張打下來的荒漠之地,杜門覺得,海軍現在發展出來的南溟,海路關隘和港口,才是大魏未來的新希望!

雖然那些山地土著實在難以管理,但是就他們那接近茹毛飲血的狀態,如今能加入大魏簡直就是十輩子都修不來的福氣,來自大魏的恩賜……

杜門仔細的打量著遠處萬丹港口,那樣子不像是打量著陌生的區域,反而是在巡視自己的領地。

萬丹位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的中間海峽,不僅是南洋最大的胡椒產地,同時因為其扼守巽他海峽西口的位置,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重要商貿集散地。

歐巴羅的商船每年僅胡椒一項,在此地的採購量超500噸。

萬丹雖然名義上是由蘇丹統治,實際上實權受到了八大貴族制衡,尤其以掌握港務的吉打邦家族與掌控內陸種植園的巴杜依家族矛盾最深。

尤其是在西洋勢力入侵,荷蘭人占領了巴達維亞後,葡萄牙人退守蘇門答臘,整個爪哇大部分區域都被荷蘭人所控制。

萬丹距離舊港並不遠,距離巴達維亞則更近了,導致荷蘭人不僅對萬丹實行胡椒收購價壓制,以原本三分之一的價格強行收購。

甚至還會在當地香料產量過高,容易波及歐巴羅香料價格時,直接將收攏的香料投向烈焰,批量銷毀,以維持其壟斷的價格。

荷蘭人與葡萄牙人在爪哇斗的難捨難分,面對香料貿易的高額利潤,英格蘭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在萬丹建立了一個英格蘭商館,以高於荷蘭30%的價格搶購當地的胡椒胡椒。

因此,雙方因為胡椒而結成了死仇,就在前幾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汶島屠殺數十名英格蘭商館人員,試圖提前將英格蘭驅逐出南洋的香料市場。

「按理來說,以萬丹的位置,現在又是香料的季節,這個地方不應該這麼冷清,謹防有詐,你們控制住那群英格蘭人,派人選幾個機靈點的,打扮成土著去萬丹打探一下消息!」杜門看著千里鏡中顯得有些蕭條的萬丹港,再三思索還是決定先不靠岸!

原本惴惴不安被包圍了一路的英格蘭人看著突然停下的大魏「鏢局」護送人員的大船,心中也是一個激靈:「為什麼不走了,馬上就要到萬丹了,你們不會反悔吧!該教的《南十字星導航法》我們可都是已經交給你們了!」

他們吶喊的聲音無人理會,英國商人的四艘商船都已經被大魏的人牢牢把控,是走是停都由不得他們說了算。

就連那些英格蘭的水手也沒人出頭,因為大魏的鏢局接管了英格蘭的商船後,整個商船上的伙食和待遇直線提升。並且不管是大魏人,還是英格蘭的貴族,亦或是搏命的英格蘭水手,吃的都是一樣的食物。

一天後,從萬丹打探消息的人乘著小船回來了,帶回來的還有一個華商打扮的青年。

-

天山南北

新近被安排過來的新兵們,一個個騎著馬在大漠戈壁上奔馳,興奮地吱哇亂叫,一邊學著蒙古隊長的呼號聲,一邊將手中的鞭子揮的噼啪作響。

原本的第一前線,如今在鎮遠軍的強勢掃蕩之下,早已經變成了後方,整個戰線不斷擴大,西北漫長的邊境線也就愈來愈需要大量的人手填充巡邏。

雖然補給相對困難,整個路線上的驛站還在不斷完善,但是作為訓練新兵的場所卻是最好不過的。

畢竟鎮遠軍的騎兵要求是:日行百里,來去如風。

只有這樣的騎兵才能在這廣闊的戈壁與草原上形成成建制的機動隊伍,對殘餘漠南蒙古部落形成有效的打擊,順便遊蕩清剿那些淪為草寇的蒙古勢力。

而新兵往往不經過長時間的拉練是無法達到進入鎮遠軍的最低標準的。

原本屬於喀爾喀部落的河套地區,在大量擅長水利建設的漢人入駐過來以後,將整個河套平原規劃一新,原本只能放牧的草原,不少變成了良田,大量的苜蓿種植在河邊固地養地,和作物一輪一輪的更替種植,以免過分傷地。

不少的蒙古人也就慢慢的定居了下來,雖然還有不少放牧的,但是更多在歸化城接受了教育的蒙古人有不少開始投身軍伍。

畢竟現在邊疆,雖然有一定的科舉名額傾斜,但是對於文風不盛的邊疆,能說口不錯的漢話已經費了老鼻子勁了,更不用說考科舉,反而是騎馬射箭更適合他們,而軍隊的待遇本身也是邊疆地區最好的。

這個空子反而被一些南方文風過甚,無法出頭的讀書人把控到了,甚至不惜舉家移民邊疆,重開一條賽道,以期望獲得更加順利的晉升希望。

北方頻繁到幾乎如同喝水一樣的戰爭,也以某種方式糾正了南北方經濟偏斜的問題,隨著大

最新小说: 快穿之快跑無良宿主殺瘋了 對照組女配傍上年代文大佬 救命!我被文物追殺了 回到那年稱王稱霸 一醉江湖 和毛茸茸無障礙溝通,農場被帶飛 在戀綜小說里當萬人迷 長安秘聞錄 重生九零,為國效力我逆襲當首富 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