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一口氣上了半節全球地理課,講的有些口乾,端起手邊的茶盞,不顧姿態的牛飲了一盞。
眾人聽的如痴如醉,倒也沒注意她的不雅,注意了也當沒看見。雖然早已通過和洋人的通商知道了隻言片語,但是如今細細理來竟然有種萬里之外,寰宇之間,息息相關之感。
「所以說,新的土地,新的世界,就會誕生新的勢力,西班牙在馬尼拉的總督,來之前不過是一個教會的老師,現在卻能成為管轄一方的諸侯。而荷蘭的那個公司,充其量不過是幾個商行,到了南洋卻能壟斷整個南洋的香料貿易……」
「不管是荷蘭還是西班牙,給予他們的薪資微薄不已,所以他們到了南洋後,每每以走私貿易賺取差價,古里的胡椒,到了荷蘭後轉手能翻出68倍的天價。他們因為待的時間不長,難以適應南洋的天氣,因為疫病去世的也有不少,於是到了之後紛紛敲骨吸髓的撈錢欺壓當地土著,只求儘快撈到一筆巨款離開……」
宋時的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這倒是與大魏京師淪陷之前的官場頗為相似……」
大魏太祖一脈相承的摳門,給予官員的薪資極其低微,還常常以寶鈔、蘇木、胡椒抵扣,半年正常發薪,半年折俸,有時折價近八成。
薪資一降就是百分之八十,鬼才給你幹活呢。
所以鄭和下西洋帶回來數以噸計的胡椒蘇木,直接導致眾官員利益受損,他剛一去世,下西洋立刻被終止,連同資料都被銷毀……
聽到宋時這意有所指的話,在場的眾人都個個面色複雜,不敢吱聲。
宋時的意思很明顯:無論何等出身,只要能開闢新地,都能成為人上人……
但是一轉而又提到前朝貪腐,實在讓人膽戰心驚。
雖然宋大人看著溫和,但是她手上抄家攤上的人命可不算少,尤其是江南各地防疫之時,那些被封死的戶門,即使到現在也依舊讓人想到就膽寒。
胡泉還在馬尼拉,因此船上的還是參謀部的眾位將士,年輕氣盛,又剛打了勝仗,聽到宋時的話,立刻站了起來:「能為大魏開疆擴土是吾輩平生所願,況且宋大人上任以來,厲行改革,政令清明,臣等絕不會步前朝貪腐後塵!」
旁邊的商人和鄭一官都聽的冷汗淋漓,那參謀部的將士,說話時,眼神卻是緊盯著他們,大有宋時一聲令下,他們就拔槍把他們給一網打盡的意思。
無奸不商,誰家不鑽點空子,被這麼一看,眾人也是紛紛心虛的不行。
「既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貪腐橫生也是人之常情。西班牙與荷蘭雖然行為小氣,但是其中所謂的公司制度,也有不少可取之處,我國商人出海,往往各自為戰,互相敵對,徒耗心力,與荷蘭聯合公司相比,殊為不智。」宋時用眼神安撫了一下對面的將士。
「即是海外飛地,就應該人人有份,收益就應該按人頭來,大家都得了好處,大家也都成了監督人,誰人因私毀公,暴露在眾人目光之下,也無所遁形了!」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小人愛財,只要遵紀守法,也未嘗不可。拿下呂宋,各位都出了不少的心力,南洋就在大魏家門口,早已被諸位經營百年,如今卻被西洋人所侵略,多行不義,傷我民眾,此仇必然要報……」
宋時拿出一份《南洋公司章約》:「朝廷以南洋商行的名義,出四萬海軍將士,保證呂宋和安南至月港的貿易航線三級中轉體系以及沿途修船廠的正常運行,占四成股,諸位請吧……」
整個大廳的氣氛一時之間,火熱了起來。
第186章 南溟新地南洋公司的成立,就……
南洋公司的成立,就相當於宋時將大半南洋的利益拱手讓給了這些海商,當然是以大魏的海軍武力加持的情況下。
這些海商經營南洋多年,南洋各地都有他們的宗族勢力,以及商路。
不少的商人早已在各地世代經營,他們會挑選合適的下仆或者是族中子弟,然後將其在大魏學堂中培養到16歲後,再遠派到南洋各地經商貿易。
比如安南不少的華商甚至掌握了大量的田地,雖然之前阮氏是會安的實際統治者,但是其中不少港口的實權官員都是「唐人」,不然也不會出現大魏一聲令下,阮氏不少重鎮全面歸降,逼的阮氏遠逃占城的情況。
不少的華商在南洋,其實缺的並不是實質的幫助,而是一個名義,以大魏的名義!
而這些在曾經自認為天朝上國的大魏看來,就是赤裸裸的殖民行為,簡直有傷天和,得名不正,自然不可能被應允。
出師安南,算收復故土,情有可原。
遠征呂宋,則是驅除來犯洋番。
如果再繼續出師南洋,先不說大魏的補給線難以持續,新的領土也還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光是名義上也難以站得住腳。
況且不管是西域蒙古,還是安南呂宋,甚至包括大琉球,都有著大量的土司和土著,情況極為複雜,新政推行進度緩慢。
一塊區域,如果是漢人占據多數,或者是土著占據多數,大概率下都不會出現內亂的情況,最怕的就是人數相等,互不溝通。
土地的資源是有限的,漢人的積極開拓遠勝於土著,很容易就會因為資源而產生糾紛。
因此,需要不斷的遷居人口,改善當地的人口結構,才能最大程度的進行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