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遠方的國度產生了莫名的期待。
當然隨著人口的流失,當地的宗族產生了各種的應激反應。
一開始的時候,宋時的農具更新和耕牛租借,以及官方出糧食應徵各鄉的百姓興修水利,還是很得宗族歡心的。
因為這意味著耕地效率的提高和糧食的高產,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讓人高興的事情。
尤其是宋時清理無業游民和走街串巷的浪蕩子,嚴刑重懲那些作奸犯科的貪官污吏以及犯事的百姓,流放起步,苦役打底,動輒流放千里萬里,隨著蒙古臣服,安南收復,那些人又多了好幾個去處。
不僅震懾住了那些百姓,更加是讓民間的風氣為之一清,雖然不到夜不閉戶的程度,但是也算的上路不拾遺。
畢竟你們也很難弄清楚,掉在地上的那些包裹裡面到底是真的財物,還是釣魚執法的誘餌。
但是隨著耕作效率的提高,江南的耕地卻並沒有變多。桑蠶業被壟斷,富餘的勞動力為了賺錢不得不出門去修官道,搞基建,入工廠後,留守在鄉下的宗族勢力開始慢慢回過味來。
自己手中的權力,萎縮了。
第170章 開源天下初定,雖然外敵已清……
天下初定,雖然外敵已清,但是大魏內部的矛盾卻越發的顯現出來……
宋時雖然帶頭在大魏原本的官僚運行機制上大刀闊斧的進行修剪增添,但是政策這個東西,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管多麼完美的政策總免不了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漏網之魚。
以周云為首組建的巡檢司,每年都要巡視四地,剪除貪官污吏,僅是去年一年,便落馬了幾十位地方官員。
好在現在全民的識字率提升上來了,吏員考核制度早已運轉通暢,一人下馬,下面等待上位的吏員數不勝數,不少才華初顯的吏員僅僅三年便能連升三級。
比如之前在張家口苦哈哈找驃騎營要人的縣令,隨著張家口正式開啟大型互市以後,原本被驃騎營把控的互市轉移到了他的手上。
雖然大頭是朝廷的,小頭是駐守的驃騎營的,但是即使是漏下來的那些渣也足夠這個原本一貧如洗的地方煥發新的生機,更不用說,因為蒙古臣服後大量湧入的蒙古人,僅僅是興建的羊毛處理廠,就足夠滿足他手上的任務指標了,更不用說大量交易的牛羊馬等牲畜。
要知道,現在就連千里之外的江南地區,羊肉的價格都已經跌了三成。
而隨著對草原外不斷擴張的歸化城的修建,原本的張家口已經從一個縣級的單位,邁入了府級。
張家口如今成了連接蒙古草原與中原的第一大城,無數的基建項目啟動,那些原本在草原上牧羊放馬的部落,不少舉族來投,張家口附近的地皮價格都跟著翻了好幾番。
在遼東地區,開春化凍以後,從蒙古高原深處蔓延而下的黑龍江流域就成了最好的運輸通道,沿著江水甚至能抵達北海(貝加爾湖),自從大魏傳出了高價收購北境皮草的消息後,大量來自北境的皮草源源不斷的沿著這條水線綿延而下。
原本是因為貪腐被流放到了石勒喀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今中俄邊境)修築棱堡的李承言抓住機會,在這偏遠苦寒之地修建了皮草加工廠,將北境的皮草進行加工後再轉賣。
賺取的差價則用來修建棱堡以及沿途大興安嶺山脈南麓建立驛站鏈。
大大節約了大魏在遼東的支出,也讓李承言這個待罪之身一躍成為了漠河遣官。為了加快遼東地區的建設速度,李承言也大力收攏當地的女真人和蒙古人。
原本狼狽逃竄到阿爾泰山脈和烏部蘇諾爾湖附近的喀爾喀部落也將大魏重新崛起的消息傳到了北境的每一個草原部落之中。
賀章帶領的鎮遠軍已經從蒙古遊蕩到了河西走廊一帶,顯然是要重建西域都護府的體系了。
如今的大魏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前期,但是只要是有眼光或者說是有運氣的人自然而然能嗅到機遇的味道,脫穎而出。
然而偉大的設想往往伴隨著代價。
北線收復西域,還要安撫和鎮壓蒙古散部與遼東女真,其漫長的邊境上既要駐守幾十萬的邊防常備軍,還要修築棱堡,建立驛站,其中光是後勤運輸糧草,其損耗率就已經高達半數。
每年所花費的銀兩已經近千萬,再加上其他地區的地方剿匪、賑災部隊,以及永明城到安南一線的海軍布置,一年已經差不多一千四百多萬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