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是女官應該接受的挑戰,而這段時間的表現也足以說明,她們也的確承受住了這個考驗。
縱使如此,大家看到宋時回來也還是很高興。
女性的生理和心理與男性的不同,註定了她們在某些工作和承擔某些職責的時候會更具有天然優勢,比如像文宣、審計,以及和醫護老幼民生相關的項目。
這一年下來都乾的有聲有色的,也導致京師之中,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了家門,投身於大魏的社會運行和生產之中。
尤其是女吏一旦考取,不僅包食宿,借用官家的天威,不少被欺凌無著的女子倒也有了一條生路,不管是和離還是有了事業和收入,都讓她們不至於走上絕路,畢竟當了女吏可就算是吃上官家飯了。
加上女吏考核的潛規則:除非是碾壓級別的優秀,否則極少招收裹足的女子。也讓京師甚至是江南地區的人家紛紛給女兒放足。
好在原本大魏的裹足也不像代清那邊摧骨折己的三寸金蓮,只是採用揚州纏法,夾束足部,使得腳看起來纖長秀氣,不會影響走路跑動,不過大量行動終究有礙,而基層的女吏大多要經歷三年到五年的各地區巡檢,運動量可不少
有了宋時帶頭,這次上朝,女官這邊把積攢了不少時日的政策都提上了日程,比如興建公共圖書館這種,雖然有利於天下人讀書人,卻唯獨不利於世家壟斷學術說明權的操作。比如赤腳醫生下鄉義診,這種看著不錯但是卻要大量消耗金銀藥材的政策。甚至連擴張吏員進修學院到府之類的政策都一股腦的都丟了出來。
急的其他六部官員團團轉:沒錢啊!沒錢!這邊把錢用了。回頭他們那邊的錢怎麼算啊!
倒是端坐在高位的天子,一臉興味的看著眾人吵成一團。
反正那錢也到不了他手裡,他寫了一年的稿子,正等著刊行天下,為祖父正名,自然也不會去得罪現在風頭正盛還手握大半印刷書局的宋時。
之前的時候女官這邊人少勢單,總是被文官壓制,如今一反常態強勢出擊,倒是讓他看了一齣好戲。
第一天上朝就這麼吵吵嚷嚷的過去了,後續六部大佬和勛貴又被叫進了書房繼續開小會。
爭論了快一旬的蒙古事宜,怎麼著今天也要落下帷幕了。
宋時也跟著進去了,她倒是看完了全部的資料,如果要打的話,那現在最大的可能就是調動秦軍或者是調動鎮遠軍了,作為一直主管軍隊後勤保障的她,自然必須在場。
「為今之計,還是儘快做好屯兵準備,先震懾住蒙古諸部,然後派出一支使臣,幫那位想要進一步的琿台吉一把。」
「幫那個綽羅斯?」眾人側目看向宋時和龔敬。
龔敬倒是面無波瀾,實在是這群人不爭氣,等他們出主意做決斷,蒙古軍都要攻進京師了。
早在進宮前,父女兩個就已經商量過目前的局勢和應對方法了,察罕兒和哈罕兒都不能一家獨大,只是察罕兒太弱,所以大魏只能一直扶持,但要說對蒙古有多少信任,那就是真的見仁見智了。
京師還留了一面破牆,警惕之前在女真和蒙古一同入京之下的京師淪陷呢。
現在沒能力打過去,不代表不想。
宋時面帶微笑:「既然林丹汗如此想要統一蒙古,那麼我們何不嘗試一下,扶持他的弟弟綽羅斯上位,削弱哈罕兒部落和女真的聯盟。盧將軍不是說了,這位哈罕兒的副汗好大喜功,又與女真族有矛盾,想必應該不難說服他陣前倒戈。」
「況且,扶持一個蒙古大汗上位,就能避免大量的戰爭和人員物資損失,給大魏爭取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何樂而不為?」
第153章 我去宋時的話引來了一眾人難……
宋時的話引來了一眾人難以描述的目光。
她說的話對嗎?
當然對,能扶持一個傀儡就能免去那麼多的人員和物資損失當然是划算的,朝臣也不是什麼道德標本,這種損人德不損大魏的操作對於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刻進骨子裡的朝臣來說,是不會有絲毫心理負擔的。
但是宋時的操作關鍵在於:難度太大了。
大魏全盛時期不是沒有掃蕩草原的能力,但是草原的生態與大魏不同,沒有山脈阻隔和地利相助,一馬平川的地勢,稀薄的土地連小麥都種不了,就根本不適合大魏駐軍。
而草原上的散落的無數部落就像野草一樣,不管怎麼清掃,總是會刷新新的野蠻人。
即使大魏扶持起來了一個傀儡,那麼只要大魏無法駐軍時時守在草原,那麼這個傀儡一旦穩固住了局勢,立刻就會翻臉。
對於大魏來說,這是一筆得不償失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