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2 / 2)

儒家文化,版本太高暫時兼容不了,還是讓佛

教和道教以及媽祖去探探路吧。

當然船上的錦衣衛也不會少,大魏對於南洋諸國的關注還是太少,它高傲的目光從來都只落在了草原上叩響邊關的草原人,而忽略了海洋另一邊的發展。

宋時卻需要大量來自南洋的信息,去重建大魏重返南洋的計劃。

甚至是聯絡當地的華商,尋找機會,在合適的時機給予這些化外之民正經的庇護以及開疆擴土的名義。

馬尼拉和馬六甲是南洋貿易的中心沒錯,但是大魏如果想要從南洋入手,最方便的自然還是那根反骨安南。

要知道早在數十年前,就有粵人在占城附近分田立宅,築城抗阮,作為南洋貿易的橋頭堡而風光一時,只求大魏給一個名分,就能遣官收稅。

嗯,如此殖民主義的行為自然被以道德立國的大魏以不成體統否了。

只是,這個世界的運轉不是靠的道德。

帝國需要的從來不是單純的開疆擴土,它要的是真正可以迅速消化吸收融入自身的力量。

說服朝廷,倒是比兩百年前容易,當時的安南,或許對於大魏來說,是一塊可有可無的飛地,還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去維護。

但是在得知宋時正式派出的士兵僅有三千精兵後,立刻無人反對了。

只是開始盤算,安南和暹羅的糧價日益增長,宋時的計劃如果成功,大概能降低多少的採購成本。

小冰河時代會教會大魏,每一塊能種地的飛地,重要性都不可小覷。現在的大魏還處於農耕文明的轉型期,朝中大臣的目光都放在了糧食上。

不過沒關係,宋時知道,那片遙遠的南洋一旦打通,將會給帝國帶來多少的驚喜。

安南離開大魏已經兩百年了,但是還沒有遠到忘記華夏另起爐灶的時候。

他們使用的依舊還是漢字,複製的依舊是科舉制度,崇尚的也依舊是佛道兩家的信仰,甚至各行各業都布滿了從嶺南和閩地南下而來的大魏人,華夏的文化依舊是以碾壓的方式流通在這個南洋邊域的小國之中。

小孩子嘛,不打一頓,打到痛了,是不會記住教訓按時回家的。

-

沈維忻從海船甲板上跳了下來,早已經熱的滿頭大汗,從大琉球到廣州,見過了兩廣總督後過瓊州海峽,再到廉州府,一路上早就快受不了了。

他看著遠處的若隱若現的港口,朗聲問旁邊的指導員:「這回是真的要上岸了吧?這地界怎麼比大琉球還熱啊!」

指導員李至白了衣衫不整還在揮汗如雨的沈維忻一眼,不過還是老實回答道:「按照地圖劃分,這邊比大琉球更接近赤道,所以也會熱上許多。應該是快到廣西廉州府了,從這上了岸就能從陸路到交趾的高平了。」

「嗨,這次去廣州真是虧大發了,胡將軍還讓我們去廣州那補充兵源,不是我說,就兩廣的那些士兵還不如紅旗幫的海盜呢!不僅沒補充多少人,還把咱們兩個參謀給薅下去幫忙訓練新兵了。」

「額……主要我也沒想到,兩廣總督真讓我們上啊!」李至是之前的時候在京師的海軍學院進修過,因此知道一些內情。

因為連年戰亂,對於兩廣總督是忠於大魏還是已經和左家軍一樣有了自立門戶之心,宋時也拿不準,畢竟兩廣地區形勢複雜,既有土司夷民,也有西洋商賈,還有紅旗幫這個本地**雖然棄暗投明,但是去了海外也沒人敢保證他們做的生意有多么正當。

尤其是之前宋時推送全國的考成法和吏改法,在兩廣的推動速度也非常緩慢,倒是大琉球的各種商業活動在兩廣地區進展飛速,於是宋時特地寫信去試探了一番。

畢竟想要聯合高平莫氏,那麼兩廣總督就是一個邁不過去的坎,不管是作為後援和支持,還是扶持高平,在交趾測試金融手段,一旦兩廣總督心有不怠,就算有紅旗幫在海上輔助,宋時派過去的三千精兵也容易困死在高平。=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C.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驕」滴滴 暴躁太子的哭包伴讀 蛇蛇今天也沒變成辣條呢 大王,此奸臣不可留 折辱的陰鬱皇子登基了 精神病發現世界終於癲了 我魚呢[種田] 嬌軟菌妃今日科考上岸了嗎 路邊的野男人可以撿 一不小心和鬼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