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1 / 2)

江南商貿發達的表面下,是無數被強迫簽約賣身契的奴工,每日勞作超過八個時辰,付出的不過些許飯食衣物,再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了。

因此,江南的奴變一直都是屢見不鮮的,不過因為之前的闖王、大順軍聲勢過於浩大,反而導致江南的奴變雖然頻繁但是並不上表。

闖王南下只是一個導火索,真正點燃奴僕反抗的還是那些江南紳士長達數百年的壓榨與欺辱。

反抗的奴僕若是念著舊情的,不過是撕毀賣身契。但是有些平日裡不將奴僕當人看的主家則迎來的就是刀劍相加或直接一股氣均分主家產。

甚至在徽安府還有人藉此機會串聯三縣八千奴僕,號烏龍會,夜間持菜刀、火叉突襲松江府數十座莊園,焚毀賣身契2萬餘張,解救童僕三百餘人,當夜火光映月,亮如白晝。

徽州徐氏聯合華亭董氏、上海潘氏組建「保甲聯軍「,募兵上千,甚至重金雇購買了洋人火槍200餘支,配備鷹炮12門,甚至他們的人裡面出現了不少的倭寇浪人。

反抗的奴兵雖遭鄉勇聯合鎮壓,但是在多方勢力的統合下,不少人最終還是逃往了深山,不見蹤跡。

隨即,一場奇怪的瘟疫開始在受災的地區蔓延開來,讓原本就人口密集的江南更是人心惶惶。

白蓮教趁虛而入提供「刀槍不入「符水,傳播白蓮老母的信仰。

原本偏安一隅的大順軍,也軍出三峽,仿佛也要加入這場大亂。

奴變在江南幾乎成為一股席捲上下的風暴,松江府引以為傲的紡織廠大批的倒閉,各行各業都被捲入其中,整個江南豪強人人自危,不少士紳加緊盤剝奴僕,儲備逃亡資金,準備加速離開這片混亂的土地。

間隙間,那些斷髮之爭,山東大量廉價布匹的傾銷,以及大量的青壯年和技術人員流失等等問題早已被拋之腦後。

闖王的南下就像一把火,點燃了整個江南。

但是宋時提前的布局,如同釜底抽薪,將最重要的燃料:人,從那個絕望的境地抽離了出來。

你可以反抗,也可以聯合闖王作亂,但是這不是唯一的路。

如果選擇從軍入伍,如果願意去考核選吏,那麼全家依舊可以脫離奴籍,在北方開始新的生活。

一旦立下軍功,那麼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闖王是點燃了人們心中的憤怒,但是憤怒的

火燃燒的越盛,宋時接收的入伍和選吏考核的人員就越多,因為人心思安。

但凡有一條活路,選擇死路的人就會越少。

宋時在這裡大肆收攏人才,江南這個文風興盛,商貿發達的地方,民眾不僅識字斷文,就連算術也非常的發達,還有不少人甚至通曉律法。

不過那些準備逃跑的士紳,宋時也沒有放過他們的打算。

沿海地區一直以來都是和南洋以及西洋人交流頗多,即使宋時表面上掌控了大魏沿海地區所有港口,大海畢竟沒有加蓋,有些隱蔽的路線終究還不在宋時的掌控之中。

因此大量的暗探都被宋時撒到了江南,盯著這些準備跑路的人。

這些士紳在江南世代奴役累積的財富,宋時要收。

那些隱蔽的海運路線,宋時也要。

只有整個沿海對外貿易的站點全部掌控在宋時的手裡,她才能在後期完善商稅的時候光明正大的壟斷對外貿易,重新將帝國的鑄幣權收攏進自己的掌心。

金屬貨幣是有限的,而且現在大量的產出並不被帝國所控制。一旦美洲的銀礦枯竭,目前看起來形勢大好的全球貿易都會陷入困頓,不管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都是宋時所不願意看到的。

大魏的財政收入原本就極其依賴於農業,但是小冰河時期起碼還要維持20年,即使引入海外異種,但是也不過是保持某種程度的溫飽,想要和漢武帝一樣開疆擴土,宋時可沒有三代文景之治的積蓄。

至於大魏的原本的商稅,宋時只能罵一句千年屎山。

太祖建國時將商稅定為為三十稅一,而且為了防止官吏剝削,他還規定超額收稅的地方官要受罰。所以常年,地方官只要收夠了太祖年間的稅額,就不肯再收稅了。

隨著大魏經濟三百年的發展和通貨膨脹,太祖時期的稅額和白送有什麼區別。

有背景的人誰繳稅?稅額最終不過是一些無權無勢的小商販平攤了。

而到了後期,大魏為了創收,搞出來多個部門收稅,令出多門,雜亂繁複。有各地的課稅司、還有在水陸關隘設置的鈔關、官牙也兼收商稅、各地的藩王趁著朝廷衰敗也開始攔路收稅。

以及萬曆為了斂財設置的稅監,當初了為了斂財甚至南下南洋探尋金山,結果馬尼拉的金山沒有找到,反而讓應激的西班牙人藉此順勢屠華……

總而言之,這座千年屎山導致了大魏的稅收制度極其混亂,偷稅漏稅,貪污腐敗,導致大魏的商貿活動雖然遠勝代宋,但是在稅收方面甚至打不過只有半壁江山的代宋。

最新小说: 當攻略對象是惡毒反派們 炮灰女配升職記 頂罪十年,重生送前夫全家殯天 簪纓世族有明珠 從長生苟到飛升 婆家偷聽心聲,換親世子妃成團寵 何時杖爾看南雪 穿書女想撬我對象[七零] 梟虎 成了狀元郎的小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