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接過龔敬手中的長劍,將自己的一縷長發割了下來。
「自今日起,減膳撤樂。內帑之銀,即日充作軍餉!」
原本想要說話的眾人一個個都沉默了,有人慶幸,有人失望,有人敬佩,也有人驚駭,不過表面上倒是紛紛下跪叩拜。
「陛下,何至於此啊!!!!是臣等無能,竟讓陛下斷髮!!!」一個大臣哭喊著撲到靖安帝的腳下,哽咽道!
其他人也紛紛哭喊成一片。
不少眼尖的已經是效仿龔敬開始找工具給自己剪髮了,只是作為文臣不像龔敬那般粗魯,而是將落髮都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
只是參加了一回新帝的百官宴,結果滿朝文武皆落髮,雖然靖安帝說了減膳撤樂充做軍餉,但是這一出也給不少的大臣造成了強烈的心理陰影。
不知道回去之後,有多少的大臣要抱著自己的頭髮哭呢。
但是斷髮之風,已經從京城開始蔓延,很快就會成為席捲全國的風暴。
有人感動,有人激勵,有人憤恨,有人不滿,但是都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
-
宋時一接到龔敬的消息,看到靖安帝說的話,就嘖了一聲:「什麼內帑之銀,您那內庫都空的能跑馬來,還當軍餉,耗子看了都得哭。」
賀章接過信倒是沒說話,一臉若有所思。
之後全軍開會,宋時把龔敬的誓言講了一番,搞了一個斷髮儀式,把軍銜不低的幾個頭頭都喊了過來,然後親自在眾人面前給賀章剃了個板寸,其他也都剃了頭髮。
隨後,只是一個上午,軍營之中大半人開始自己剃髮。
宋時一邊忙著和工坊那邊商量怎麼改良現在的頭盔,重新根據現在的情況定製更加節約鋼料的版本,一邊給軍營之中加了一筆理髮貼津貼,給予那些跟著剃髮的將士,錢不多,但是每個月都會有,畢竟頭髮長的快。
不強制,但是該鼓勵的還是要鼓勵。
斷髮在北方雖然有些討論,但是除了文士以外,很多大眾普遍還是願意接受的,別的不說,光是遼東收的女真漢奴其中不少就是辮子頭,女真入侵京師後,京師附近的很多百姓也被強迫剃頭。
收復京師後很多人都因此而被歧視,因此龔敬斷髮消息傳出來後,原本那些躲起來而逃過一劫的百姓也深感恥辱,跟著一起斷髮了。
之前的隔閡反而消失了。
一時之間北方,男子短髮反而成了主流。
頭髮關聯孝道,或許很重要,但是對於生存來說,頭髮也沒有那麼重要了,畢竟還有很多為了吃上一口飯而出家的人。
斷髮並不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當周圍都處於同一個短髮的環境之中的時候。
想到之前女真逼百姓剃髮易服,無數百姓或從或走,但是都視為奇恥大辱,而現在龔敬以收復山河為誓斷髮,卻引得眾人紛紛效仿。
實在是有點奇妙。
新帝和龔敬斷髮的消息傳到江南以後倒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哪怕現在還在應付闖王,但是還是有無數的文士抽空對著這件事議論紛紛,在報紙上隔空對罵,讓宋時的報社也賺了不少的生意。
尤其是這個消息傳開後,宋時安置在江南的募兵點人數暴漲,甚至不少人來報名之前還先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吏員招募也是爆滿!
就龔敬和靖安帝的這一波斷髮操作,雖然反響劇烈,但是在群雄並起的背景中,卻以忠義之名占據了正統的位置。
雖然大魏推崇孝道,損傷自身是為不孝,但是他們卻以對國盡忠的名義壓過了孝。
正所謂忠孝難兩全,殉國為不孝,但是卻是流傳千古的忠義之舉,
在宋時全方位的努力吹捧下,這一塊大義,龔敬和靖安帝占的死死的。
相比被其他勢力隨便立起來的皇族靶子,靖安帝和龔敬表現出來的收復山河的決心無疑是震撼人心的。
也讓很多勢力「天命在我」的宣傳無形中有點站不住腳了。
但是宋時鋪開的聲勢太快,哪怕現在跟著斷髮也多少有點東施效顰的意思。
這讓不少的人恨的咬碎了牙。
第125章 新的南方原本奄奄一息的左昂,用了宋……
原本奄奄一息的左昂,用了宋時送過去的造化散後,身體好轉的速度飛快,之前還臥病不起的人,很快就開始重新出現在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