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急,現在還不是時間,我只是先準備好!左昂那邊已經傳過來消息,有了造化散,他的病情已經大好了,但是會慢慢放出病重的消息,配合我們。」宋時狡黠一笑。
現在她確實還不能急,江南地區的商貿發達是它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它的經濟脆弱又頑固。
雖然宋時有重啟廢奴的意思,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一刀切的推行政策只會導致摧枯拉朽的毀滅,而宋時還想保留一點江南地區的新興行業和資本萌芽的苗頭,畢竟海外的開墾也需要海商的助力。
如果江南的大量的奴工一次性被放出
來,光是安置問題就能讓宋時頭大,
她現在的物資只能勉強維持住現在的地盤,起碼要等到三個月後,第一波糧食收穫。
宋時現在只能在江南地區發放的報紙上多增加一些招兵宣傳,只要入伍,就能自動脫離奴籍之類的。
江南地區的官商勾結的程度遠遠要比宋時想像的還要深刻,很多想要從軍的奴僕半路就會被官差甚至是巡檢司抓回去。
當然更多的人也有覺得參軍還不如當個奴僕,畢竟宰相門前能當七品官呢。因此江南地區能到招兵處的實在不多,即使她和王家商行關係不錯,但是對方也表示此事難以插手。
而她現在要做的就是,讓賀章痛痛快快的和闖王打上一仗,收回山陝地區,將闖王的大軍逼入河南去對上左家軍……
既然暫時打不進去,那就攪亂一池渾水,讓整個局面動起來,隱藏在江南這攤淤泥下面的大魚才能浮現出來。
第111章 民生新帝登基,追封先太子為昭武皇帝……
新帝登基,追封先太子為昭武皇帝,定年號為靖安,「靖」字有平定、安定之意,「安」字則是新帝的期許,雖然年號目前還只在京師、山東和遼東地區開始使用。
靖安元年,京師諸地的百姓終於算是過了一個舒心的年,即使局勢還不太穩當,但是起碼在京師附近和遼東地區的情況已經好轉起來了,大量的基建工程不斷的招工,只要有把子力氣,哪怕是去官道上篩土,也能混口飯吃。
山東是前太子選定的安置點,當地的豪強連同千年的孔家,早就在最初的衝擊下被「流寇」清理掉了,大量的田畝被解放出來,太子的分田政策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很多跟隨著皇室南逃的難民很快都被安置在了山東地區。
山東的魯西平原屬於北溫帶季風氣候區,是肥沃的沙質微鹼性土壤,適宜棉花的種子,從前朝起就是大魏最重要的棉花產地。所謂衣食住行,衣還排在食物的前面,足以證明蔽體保暖的重要性。身毒的棉花雖然好,但是距離大魏實在過於遙遠,民生物資,大量進口終究還是不太安全。
況且山東沿海地區,距離朝鮮和日本很近,卻沒有什麼可以外銷拉動經濟的產品,長期下去還是比較不利於發展的。
於是,在大琉球突破的高速紡紗機圖紙很快被送到了山東,這種紡紗機雖然依賴水利,產量卻能翻倍,不僅可以提供外銷的產品,也可以給山東的女性多一個選擇的工種。
-
「王老弟,朝廷這回又召集民夫去修膠萊運河了,你家還去嗎?」剛從鎮上回來的李老四看到在還在對著土坷垃死磕的王恆,忍不住問了一句。
王恆是去年的時候分田地分過來的外來戶,帶著一大家子,兩個兒子,看著高高大大的,種地的技術卻差的沒邊了,只能靠養養兔子和蚯蚓補充點收入。
因此李老四看到有招工的消息會經常跟王恆說一聲,免得對方守著一大片的地還給自己餓死了。
王恆抬頭驚喜的看著李老四:「又開始修運河了?去,我家肯定去啊!」
「嗐,沒辦法,咱們山東這地界,就是缺水,但凡水多一點,這地界的都是好地啊!所以這次不僅要修運河,還有縣上的那個水渠,都要修一修了,不過官家的運河有工錢,但是水渠那塊就沒有了,只能管兩頓飽飯。」李老四作為村里為數不多的識字人,經常會被縣衙請過去開會,宣讀一下朝廷政策和措施,由其進行推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1_b/bjZgC.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