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他的侄兒鄭森已經患上了天花,高燒不止。
隨時可能挺不過去,雖然已經及時將鄭森和鄭淼隔離了開來,但是按照天花的傳染速度,以及兩兄弟的關係,鄭淼也隨時可能病發。
而幼童患上天花後的死亡率,他不想賭。
想到出發前鬼城一樣蕭條的北港,反正兄長的鎮海將軍都在對方之下了,他又有什麼好說的。
鄭一盛嘆了一口氣,躬身行禮。
「北港,歡迎宋大人。」
-
金州衛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賀章終於打通了從莫溫河衛到金州衛的路線,整個遼東,除了山海關,全數落於永明城之手。
之前隔著和朝鮮的群山,朝鮮聽說大魏出兵攻打女真後,也自告奮勇的派出了幾千精兵幫助鎮遠軍收復故土。
朝鮮軍的戰鬥力,不提也罷,要不是裡面還有很多當年抗倭援朝時很多因為受傷而留在了朝鮮的軍人後代,那質量更加堪憂,但是一路幾百里的輾轉下來,賀章的軍隊也受傷慘重,尤其是後勤補給的問題,距離永明城太遠,一個士兵起碼要安置兩個輔兵以上才能支撐下來。
而重裝騎兵對後勤的要求更高了。
朝鮮軍百年來一直被女真欺壓,女真一路橫掃進入京師的時候,還派了使者勸服朝鮮歸順。
朝鮮:天塌了!
當時的朝鮮民間正因為數十年前的抗倭援朝而對大魏心存敬意,朝鮮內部的黨爭也利用此事排除異己,總之內部亂成了一鍋粥。
就在這時大魏的天兵又回來了,還要收復京師,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說,朝鮮都不得不挺身而出,轉移矛盾。
然後這些人就被賀章安排去了後勤補給處,運送從永明城到建州衛的補給物資。
沒多久,賀章發現永明城運過來的糧食就更少了,除了大量消耗在路上運轉的糧食,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朝鮮山多地貧,很多人沒吃過大米,路上消耗糧食比起預計的大了不少。
要不是賀章之前在莫溫河衛旁邊的長白山路上修了一小段的水泥路,通了馬車要好走一些,這糧食缺額還要更大。
好在陳漁接應的快,一到對馬島,就帶兵乘船攻下了坐落在渤海灣旁邊的金州衛,占據這個港口後,一路橫掃到蓋州衛,接住了從建州衛殺穿過來的鎮遠軍。
雖然有陳漁本身的戰力,其實後面還有金州衛的海商沈家相助的原因,原本沈家就是活躍在渤海以及東海上的海商,龔敬的船隊能組建起來也是多虧了沈家相助,他一直往來於遼東和日本的海上貿易。
遭逢劇變後,沈家低調潛伏了下來,通過龔敬的關係管理著對馬島的相關事宜,如今陳漁要殺回金州衛,他自然當仁不讓。
陳漁通過海路,從對馬島運輸物資援助上了鎮遠軍,才險險讓在賀章面對蒙古增兵又有山海關擋路,後面還有朝鮮扯後腿的情況下,沒有翻車。
打通金州衛和復州衛和陳漁匯合後,鎮遠軍最大的問題,後勤也得到了保障。
遼東淪陷並不久,百姓依舊心懷故土,在陳漁的銀能力和糧食援助的情況下,大量的遼東百姓自願帶路幫助鎮遠軍運輸物資,從金州衛運輸到前線。
在遼東鏖戰三個月的賀章終於獲得一個短暫的喘息機會,大量的傷員被安排去後面療傷,更換新兵補給。
有了金州衛作為後勤補給點,前線的壓力大大減輕,尤其是之前積攢兩年的青黴素在這次的戰場上幾乎被一掃而空,消耗的速度簡直讓軍醫看了都心驚肉跳,到後面不是重傷患者,幾乎都不敢用了。
青黴素的效果在戰場上也表現的非常的卓越,並不辜負它一舉改變二戰史的名聲,幾乎是靠青黴素的一己之力,把戰後士兵的死亡率從60%一路拉到了15%!
短短數月的時間,在生與死中練就了一批百戰之兵。
這群經歷了無數殘酷戰場還能保住一條命的將士們迅速在戰場上脫胎換骨,成為鎮遠軍的中堅力量。
因為遼東被搜刮的過於嚴苛,留下來的漢民大多都是被擄掠而來的奴隸,幾乎沒有什麼能用的東西,不像在中原的戰場上,可以搜刮城中的物資,遼東這片地區早就被女真人搜刮乾淨了。
不僅得不到補給,作為收復失地的正義之師,鎮遠軍還要負責安置流民,女真人可以不管這些人,但是鎮遠軍卻不能,所以越打到後面,賀章的壓力越大,他可以在戰場上橫掃一天,但是卻很難按照宋時留下來的手冊安置流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