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不按照你的想法走呢?」胡泉挑刺。
宋時轉身就走:「他一頭紅色的頭髮還能成為西班牙的貴族,想必身世還算不錯,但是又孤身萬里跑過來大魏,大概是非常想要立下一點功勞證明自己。如果他不成功,那我們就贏了一塊寶石,況且他們一直待在我們船上知道的太多也不安全,殺人拋屍也麻煩。」
胡泉握住了那塊寶石:「寶石是你自己不要的,那可就歸我了啊!」
宋時懶得理他。
在長崎港停留的時間只有兩天,宋時找了在旁邊的唐通事,直接帶她們去了永明城在長崎港開設的蓬萊閣分號。
把船上攜帶的那些貨物,主要是在鹿兒島新配置出來的水泥,讓這邊幫忙售賣,並且把鹿兒島新設的兩個貨源和對方同步一下,以後水泥就從那邊進貨,順便交流一下在長崎獲得的消息。
如宋時所想,小冰河時代的殘暴對於所有的農耕文明都是一視同仁的。九州島的島原和天草地區連續幾年都發生了天災,百姓民不聊生,但是幕府的稅收卻沒有絲毫的減弱。
而且德川幕府,看到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之前在日本傳播天主教,東到美濃,西至薩摩,教堂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二百餘座,教徒約十五萬人。德川家光面對日益強大的天主教勢力,感到了威脅,於是下令「禁教」。
島原藩的藩主隨即就借著德川幕府的命令,對島原的天主教徒進行了殘酷的鎮壓,據說現在整個九州島地區只剩下長崎還有教堂了。
兩兩相加,憤怒的民眾直接揭竿起義了。
宋時為那些勇敢起義的百姓而輕輕喝了彩,不過沒再參合進去,德川幕府被永明城整頓了一番正一肚子的火,又遇上這大起義,肯定不會輕鬆放過,現在還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對峙著,現在的長崎可以說馬上就要亂成一鍋粥了。
宋時和蓬萊閣的掌柜交代了目前的情況,囑咐他們多加小心,實在不行就把店關了去對馬島躲幾天。
陳漁則是去聯繫夜不收在長崎的暗探,直到晚上才回來船上。所得到的消息和宋時那邊的都差不多,只是陳漁的細節更多一點,據說南部的起義軍舉著十字架和聖像的旗幟,開始攻打島原南部的原城了。
宗教疊加的起義buff,就需要德川幕府去領會那種滋味了。
因為怕德川幕府提前通知長崎印信失效的消息,導致她們被困在長崎,在長崎飛速的補給之後,當夜宋時就帶著船隊離開了長崎。
雖然也能憑自己的本事用大炮轟出去,但是這種薅了羊毛的就跑的感覺還是很爽的。
出了長崎,宋時就讓船隊右轉直奔距離長崎港不遠處的另一個日本的港口,那是日本最南端的港口,也是她此行日本最重要的目的地——平戶港。
她要去那裡接一個人,一個能讓她贏過那個尼古拉鄭,更快穩住大琉球的人。
第73章 平戶港之亂上平戶港,就日本九州島的……
平戶港,就日本九州島的最西端,是一個天然良港,曾是日本遣唐使出發的港口之一。從長崎港出來之後直接往對馬島的方向過去就是平戶港,夾在對馬島和長崎的中間。
不同於日本對於在長崎的荷蘭人嚴防死守,對於最南端的平戶港,日本輻射的力量就要微弱許多,實際這裡早已成為倭寇商人的據點,雖然被永明城清理過幾次,但是倭寇海盜這種東西,見風就長,當面是商人,翻過身就可以變成了海盜。
而平戶港就是他們容身的最佳場所,而宋時來這個地方,只是為了一個人——現在紅旗幫的二把手,正和汪一嫂對於紅旗幫的所有權爭的死去活來的鄭一官。
他出生在泉州,性格放蕩不羈喜武厭文,很早就開始跟隨在澳門和葡萄牙人做生意的舅舅,並且在澳門接受洗禮,入了基督會,取名尼古拉。
鄭一官慢慢接過了舅舅的海上資本,在海上經商的時候,曾經在一隨船的航行中,商船遇到海盜被倭寇洗劫了,他急中生智稱自己為當時紅旗幫的首領汪一的義子,藉助當時紅旗幫的名望,讓倭寇信以為真,不敢殺他,於是裹挾回了日本平戶港。
在平戶港他藉助汪一義子的身份,不僅搞的風生水起,還獲得了平戶當地的大名松浦氏的優待。松浦氏不僅給鄭芝龍賜地建房,為了籠絡這位所謂的汪一的義子,還將其養女田川松介紹給了他。
兩人當即成婚,喜結連理,第二年便生下一個孩子取名鄭森,而鄭一官又帶著自己在日本所集攢下來的財物和人脈繼續出海。
而這一回,他真的遇上了大魏沿海上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他所胡謅攀親的紅旗幫首領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