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鐘錶的發明改變了人類對於時間的感知,消滅了永恆,把世界的解釋權從上帝手裡慢慢的奪了過來。
當然,宋時是不信上帝的,但是她知道,這個這個東西能賣出好價錢。
她需要更多的糧食,更多的物資,更多的權力,以及武力,多到可以讓這個即將開始瘋狂的世界往她的位置偏移為止。
第56章 海禁永明城建城的第三年,端午。……
永明城建城的第三年,端午。
城外,被冰雪覆蓋7月有餘的凍土終於慢慢解凍,露出黝黑泥濘的地面。
宋時和陳雲帶著大家把在溫室之中改良好幾代的抗寒良種一起種了下去了。
永明城的歷時一年才改造好的寶船終於可以啟航了,第一支永明城的船隊隨著港口的化凍,徐徐駛向大海。
原本龔敬是不同意她出髮帶隊的,但是宋時掏出了她和火器局研究了兩年的神器,最後龔敬還是妥協了。
畢竟隨著女真部落南下,原來的地區勢力不斷減弱,遼東以西這塊地區也漸漸的收入了他的掌中。
而女真的主力已經集中在了京師,現在的女真已經成為了一隻困獸,往南不得,往北難回,可以預見的是,一場對戰在所難免。
而得到的越多,需要考慮的東西也就更多。
原本還在山海關的大魏朝廷在經過一系列的內部鬥爭後,終於整合完了,開始收復失地。
往往這個時候,信息的缺失是最致命的,龔敬不得不加強自己和中原的聯繫,作為他女兒的宋時自然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第一站:石見銀礦。
將輪換的駐守將士送到了,裝上要去南方交易的銀子。
她又帶著之前駐守的將士直奔下一站:對馬島。
曾經的抗倭援朝的戰爭起點,最開始就是因為對馬島的島主因為處於朝鮮和倭寇的中間,勢大的日本意圖復刻大魏的朝貢制度,強行將對馬島列入收貢之地,並以此染指朝鮮,通過朝鮮入主中原。
而早已對朝鮮稱臣的對馬島左右為難,最後選擇了欺詐戰術,代替朝鮮對日本稱臣,提供了偽造的投降戰術。
大喜過望的日方直接出兵朝鮮,引發了最後蔓延連續十年的抗倭援朝戰爭。
三國都在這場戰爭之中元氣大傷,而作為中間跳板的對馬島直接在十年的戰爭中灰飛煙滅。
而現在,對馬島的一半屬於永明城。
作為江南物資運輸的中轉站,龔敬在這一片區域下了極大的功夫,不僅掃空了附近的海盜團體,還在對馬島設置了港口交易中心,因為對馬島的地理位置天然適合作為朝鮮和日本的中轉站。
龔敬抽稅也方便不少。
是的,龔敬在對馬島還掌控了一部分的稅收業務,他提供安全的交易環境,自然不是白給的。
他早年在戚家軍下一直跟著滅殺倭寇,對於江南一塊倭寇和富商勾結的關係算是清清楚楚,也掌握了不少門道,還有大魏的軍方身份掩護,更是如魚得水。
這種龍蛇混雜之處,消息的渠道往往也比其他的地方來的更快一些,宋時需要在這裡了解中原目前的狀況。
夜不收還在這設了點,這次宋時也是順便送一批新的夜不收過來駐守。
所有駐守在外的將士,除非特殊因素,一般都是輪換機制。
離開了對馬島,宋時才算是真正的離開了永明城的勢力範圍。
而她的第三個目的地就是:烈港!
如果說,十世紀之前的亞洲中心是萬國來朝的長
安。
那麼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啟,一直到了16世紀,宇宙中心就是泉州。
阿拉伯人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了這片豐饒的土地時,正是商貿最為發達的代宋,他們壟斷了從歐巴羅到中原的商路。
直到鄭和帶著船隊七下西洋,將這一切推向了極致,然後隨著當權者的轉換和朝廷反對的聲浪,轉瞬之間落下帷幕。
泉州港口的封閉,曾經興盛的海上交易變成密不可宣的私下交易。
期間很多人試圖重解海禁,但是都一一失敗了,葡萄牙的殖民雖然被趕出了嶺南,然後潛入了江浙的沿海地區,與當地的貪官和巨商相互勾結,以寧波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新的走私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