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福禧實在有些無奈,看著蕭臨彆扭的模樣,實在不明白他為何這般對雲姑娘。
「朕賜給她的東西,她喜歡嗎?」
蕭臨拂了拂自己袖子,那麼多好東西,她應該是會開心吧。
「呃……」福禧苦笑,臉皺成了一癩蛤蟆,「雲姑娘將東西全收了起來,一樣也沒用。」
蕭臨這下不說話,又開始沉默下來,福禧實在看不出他心思,有些猶豫道:「陛下……韋婕妤那邊?」
「讓她滾!再來煩朕就去死!」
「是,陛下。」福禧面露難色,卻也不敢駁斥。
蕭臨意識到自己有些無取鬧,又重新道:「告訴她,朕政務繁忙,等得了空,自會見她。」
「是,陛下。」福禧總算鬆了口氣。
正在此時,趙思有在殿外求見蕭臨。
蕭臨此刻實在不想見朝中大臣,各個都在催促下詔徵兵,可想到趙思有三字,心中又窩火,最後還是決定允其入殿。
他一番自己的衣服,摸了摸鬢角,在高處坐好後,才讓福禧將人喊進來。
正值黃昏時分,太極殿門吱呀一聲打開,伴隨著沉穩的腳步聲,趙思有不緊不慢入內。
他走上前,朝著蕭臨行君臣之禮,一舉一動皆是禮儀具佳,無一絲錯處。今日依舊穿著朝服,頭髮一絲不苟,帶著官帽,簡直就是謫仙般的人物,風光霽月。
蕭臨耳朵一動,若有機會,他定然要廢了趙思有這隻蜂蝶,只是如今還不到時機。
「微臣,參見陛下!」
蕭臨放下手中玉毛筆,懶散地掀起眼皮,冷漠道:「不知趙侍郎尋朕,所為何事?」
趙思有抬頭看著上方的蕭臨,不卑不亢道:「陛下,臣來乃是為了突厥之事。這些時日,臣思來想去,雖然如今乃是征戰突厥最佳時機,可連續戰火,耗損我大鄴民力兵力財力,並非上策。」
「哦,趙侍郎是想出何上策?」蕭臨不屑。
趙思有早已習慣了蕭臨的態度,也知他為何,只是低頭暗自一笑,而後抬眸繼續道:「陛下,如今突厥內亂,大可汗與葉護可汗爭鬥不斷,與其親自摻上一腳,不如加一把火。」
「何意?」
「不知陛下可對宇文嫣此人,有印象?」
「宇文家的人……你說的是前朝公主?」蕭臨看了他一眼,「此人似乎在前朝起便無甚存在感,只在印象中,似乎聽過這個名字。」
「是,臣下去查了一番,前朝鼎盛之時,宇文嫣作為和親公主,嫁去了突厥,而她嫁的人是當時的葉護可汗達達,自達達死後,便按照突厥習俗,又嫁給了達達的弟弟,吉勒,也是如今新的葉護可汗。」
蕭臨手指一緊,似乎已經明白了趙思有的意思,「所以你的意思是,大鄴無需發兵趁亂攻打突厥,而是發兵幫助吉勒奪權,與吉勒共同去打巴爾塔大可汗?」
「陛下英明。」趙思有笑了一聲,「前朝覆滅後,宇文嫣便是失去了母族支持,不如讓大鄴做她的母族,只要陛下賜宇文嫣一個長公主封號,那吉勒方面的勢力便盡數歸於大鄴。」
「而吉勒此人,雖然與大可汗爭權,本性卻膽小怕死,比起國家覆滅,他定然比巴爾塔大可汗更願意對大鄴俯首稱臣。」
話音一落,蕭臨立刻叫來福禧,去將宇文太尉,以及尚書六部的人叫來。
眾人雖速度快,可到達太極殿時,天色已暗。殿內燭光葳蕤晃動,在一個時辰的商議之後,決定由宇文太尉為大鄴代表,先給在突厥的宇文嫣送信,並派出使者與吉勒可汗部落商議。
此番乃是以牽制,代替征討,若是大軍直接進擊突厥,兩個可汗或許會為護國而重新集結一起。可若是大鄴支持吉勒葉護可汗,便無需擔憂這樣的問題。
而原本三十萬徵兵計劃,此時變成了十萬。
翌日早朝之上,在宣布詔令後,整個大鄴都開始動員忙碌起來。民間對突厥早已心存不滿多年,勇士皆紛紛應召參軍。
而宇文太尉向宇文嫣發出信件後,很快便得到回復,願意聽從大鄴指示,並告知自己已說服吉勒,接受大鄴支援。
當一切穩定下來時,正好是冬末,冰雪消融,萬物復甦。此時糧草充足,永濟渠河道的冰也融化,運兵運糧都極為便捷,萬事俱備,是征戰最好的季節。
而蕭臨同時下詔,封宇文嫣為大鄴長公主,賜封號政和。而吉勒親派使臣前往大興城朝見天子,並道出自己帳下共十五萬大軍,如今加上蕭臨備好的十萬大軍,與巴爾塔一戰綽綽有餘。
為彰顯大鄴國威,鼓舞士氣,讓吉勒部下真心臣服自己,蕭臨還是決定御駕親征。
出征前一日,各路人馬都在緊密準備計劃,確認完畢後,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