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1 / 2)

永宣帝輕咳幾下,又道:「至於張珏,當時會試時,朕的太女就將此人的文章拿給朕看過....」

新科貢士排站在太和殿外的漢白玉石階上,一大早她們就侯在這裡,靜等消息。

今早工部給新科貢士發了嶄新的朝服,楊思煥穿著緋紅的朝服,袍角在身後獵獵飛舞,頭戴三枝九葉頂,顯得人都精神許多。

她雖還不曾入朝為官,但今天之後,她就有了做官的資格,只是官位高低的問題。

等了好久,終於有宦官捧著黃紙出來,唱道:「傳劉健,韓仲誠,孫浩,張珏…楊思煥,十人進殿面聖。」

被念到名字的人心都一顫,楊思煥聽到自己名字,知道自己進前十了。排在末名,雖遺憾,卻也滿足了。

當下沒多想,就和另外九人一道出列,跟著宦官進殿,行了三拜九叩大禮,聽到「平身」後,方才起身微微抬眼,看到皇帝的尊容。

之前殿試,楊思煥一直不敢抬頭直視皇帝。二十年前,永宣帝逼宮奪嫡,皇位雖來路不正,卻也不失為一位明君。

這位多年勵精圖治,曾也馳騁沙場,如今年過半百高坐在龍椅上,看起來不顯龍鍾,嘴唇卻微微泛白,帶著病容。

而此時太女已經站在龍椅旁側,穿了一身明黃的袍服,楊思煥不經意看了她一眼,首先注意到她濃長的墨眉,依舊覺得這位太女有種中性的英氣。

世說永宣帝喜怒無常,在她面前,新科貢士都很拘謹,唯恐失了方寸。卻聽她親切地問詢了劉健:「朕聽聞你是嶺南人,往科嶺南進前十的舉子是很少見的。」

楊思煥餘光掃見劉健,心道原來是她:三十出頭的女子,這個年紀在新科貢士中卻也不算大,其人健談,之前還和楊思煥搭過腔。

看皇上一臉關切地詢問劉健好幾句無關痛癢的話,還誇讚了她連中兩元的事。

楊思煥作為名單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被皇上問話的。

永宣帝先是看了她一陣,兩側大臣也忍不住跟著皇帝一道看向她,沒想到這個會試第三名不僅年輕,還生得如此清秀雅致。

「楊思煥?」永宣帝帶著疑問口氣道,「楊思緣與你可是同宗?」

楊思煥聞言怔了怔,這個名字她聽都沒聽說過,便拱手垂頸回:「陛下口中之人,臣不曾識得。」

永宣帝一笑:「朕看你們都是『思』字輩,以為你們同宗,只是隨口一問,你無需緊張。」

將十人一個不落的問過一遍之後,永宣帝便不再說話。殿中一片死寂,人皆暗下揣度聖意。

皇上雖也問了其餘人一些話,但看得出來,她最鍾愛劉建,眾人都以為狀元必是劉建無疑了。

就連劉建自己也這麼認為,卻聽皇上道:「朕承祖制,特宣乙亥科一甲進士三人,張珏賜狀元,劉建賜榜眼…」

在場的人聞言都倒吸一口氣,果然君心難測,皇帝的喜好豈是她們說猜就猜出來的。

念到榜眼,永宣帝停了一下,片刻後才道:「探花楊思煥。」

此話一出,楊思煥立刻錯愕地抬臉看向上座,她明明是第十名,居然直接被點作探花。其餘人也都震驚不已。

三人當即跪下,齊齊叩首謝恩:「臣等得旨,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出了大殿,煦煦春光照在臉上,十人歸了隊伍,隨後鴻臚寺官員就提著聖旨走到殿外,站在中央高台上朗聲唱道:「聖旨到。」

眾貢士在下面台階跪好,聽頭頂傳來清亮的宣聲:「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宣乙亥科一甲進士三人,狀元徽州府張珏,榜眼嶺南府劉建,探花徽州府楊思煥,傳臚韓仲誠,其餘四十一名二甲賜進士出身,一百五十五名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欽此。」

朱承啟從側門出去,剛出去就被一個面如珠玉的少年叫住:「七姐,怎麼樣?她得了第幾?」說著話,少年的雙眸益發地亮。

朱承啟扯了扯嘴角,默然背手向前走,少年就跟著她,兩人走到小花園裡,朱承啟屏退左右,才道:「母皇封了她個探花。」

少年含蓄地笑了,低聲自語:「果然母皇也覺得她長得好。」說著就要走。

朱承啟喝住他:「站住!我話還沒說完,有祖訓在先,我朝駙馬不得當要務,她既成了三鼎甲,將來前途不可估量,母皇是不會將你指給她的。你最好斷了這念想。」

少年甩袖,皺眉說道:「我知道了。」說完轉身就走了。

***

皇帝欽定名次之後,讀卷大臣將對策捧到紅本房,以硃筆在前三名卷子上寫名次,並轉交內閣,再由專人再抄一份廣示於眾。

八名填榜官填榜。因為榜是黃色的,故叫「金榜「也稱「黃榜」。

金榜也有兩種,分別是大小金榜:

最新小说: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鳥 快穿:三十六計只為滿分虐渣 挖金礦的丈夫回來了[九零] 穿成白月光和死對頭網戀了 我靠扎紙技術養娃了 流放荒星,我在星際種田養崽 玉軟香毒 在年代文中鹹魚 死遁後冷麵仙君變瘋狗了 和死對頭穿進了真實狼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