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2 / 2)

宮城十二道宮門的守衛皆換成了蛾眉衛,她們頭戴狻猊盔,腰佩橫刀,步射十步穿楊。

最有趣的是徐岩鄂與鄭宓這一老一少,每年武舉放榜時,總要在校場設擂爭奪女弟子,去年鄭宓贏得個使錘的姑娘,氣得徐岩鄂三天沒上朝。

這日,趙祈與褚淳賢換上尋常百姓的便裝,漫步京城街頭。

忽見如意坊二樓,幾個身著襦裙的女子正激烈爭辯《論政》,茶盞相碰聲中,「男女同稅」「市井議政」等新詞頻出。

街心處,兩個西夏女子正與京中繡娘研習繡法。

遠處傳來琴聲,卻是個琴師在唱新編的《鄭宓從軍》,圍觀人群中,既有簪花的閨秀,也有佩劍的女官。

褚淳賢望著這熙攘景象,忽覺眼角濕潤。

八年前趙祈在朝堂力主女子科舉,高太傅等人以「牝雞司晨」相譏,哪能料到今日女子皆有機會能執笏參政、握劍戍邊?

此時是坤和十一年,趙祈已有二十七歲,愈發沉穩大氣,舉手投足間盡顯帝王風範。

朝堂革新成效顯著,為官的女子數量已然占據了近乎小半的席位。

然而,朝堂之上向來不乏傳統守舊的聲音。

幾位年邁的老臣,念著祖宗舊制與皇室血脈傳承,近來催促趙祈誕下子嗣的諫言日益頻繁。

甚至有人提議,勸皇上招納皇夫,效仿傳說中的「去父留子」之法,以確保皇室血脈的延續。

趙祈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平靜地掃過這些老臣。

她不願與這些思想僵化的老臣多費口舌,以免徒增朝堂紛擾,只是淡然而堅定地回應:「朕心裡有數。」言罷,便不再多言,任由老臣們在朝堂下暗自揣摩。

趙祈和鄭宓說起此事,打趣道:「你要是有個女兒便好了,我讓她做皇儲,也不是不可。」

鄭宓聽聞,輕聲說道:「表姐莫要說笑了。凝漪前日從慈姑堂抱回個女嬰,我已將她記入族譜,取名鄭瀅。等她大些便教她武藝,願她能繼承我的衣缽,做個保家衛國的大將軍。」

趙祈聞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展顏笑道:「這麼說我也算是做姨母的人了。」說罷,吩咐下去,要為小鄭瀅準備豐厚的賞賜。

第125章

坤和十一年五月,恆王趙禮年滿十六,依制迎娶鎮國公府次女徐瑛。

徐瑛出生在武將世家,卻生得一副弱柳扶風之姿,不喜紅妝愛墨香。

去年科舉高中進士,如今是刑部六品主事,專司刑獄文書。

喜轎抬進恆王府那日,徐瑛素手緊攥蓋頭下的笏板。

前幾日,她剛撰寫一樁殺人案的審訊記錄,本擬今日呈堂,卻不得不摘下烏紗換上霞帔。

往後她怕是在無緣朝堂了,她在心底哀嘆一聲,面上悄然流下一行清淚。

她放下手中笏板,拾起懷中絹帕,輕輕擦拭眼角,蓋頭底下徐瑛面容淡淡,心裡頭似是缺了些什麼。

鎮國公府內,徐岩鄂望著小女兒的官服出神。

按理說小女兒成了王妃,他應是滿心歡喜才對。可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不歡喜的由頭只因他的長女徐玟。

這些年來,他為徐玟相看了無數才俊,皆是京中家世良好,品行端正之人。

徐玟一個都看不上,直言要將全部精力投入政事,以治國安邦為己任。

經過朝廷這些年大刀闊斧的改革,徐岩鄂的觀念已不再像從前那般古板守舊。

在女兒婚事上,他不再一味要求女兒困於家中,相夫教子。

可最起碼也不能跟鄭宓似的離經叛道找個女子過日子吧。

長女告訴他,自己的意中人是齊家的小女兒齊明薇。

他滿心鬱悶,只覺得長此以往,早晚要被長女給氣死。

小女兒成第二日,早朝上,徐岩鄂遞上辭呈。

打算回家修身養性,遠離朝堂紛擾。

趙祈凝視這位老將已經斑白的鬢角,問道:「愛卿可願去國子監?」

徐岩鄂叩首謝恩時,餘光瞥見丹墀下戶部與吏部的班列。

最新小说: 眼中的那颗星 假戏真做 恶女的一方净土 《[综漫] 星浆体不可以称王吗》 《[咒回同人] 领域展开——全体降智》 《[综武侠] 我的摊子叒被掀了》 《[HP同人] 叛逆者》 《[咒回同人] 种花家交换生》 《[BLEACH同人] Protect Your Own Path》 《[咒回同人] 悟的远房亲戚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