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涼夫婦急急忙忙進京,沈知秋越想越不對勁,卻也說不出哪裡怪,於是跟沈山說道:「我還沒去過京城呢,這些年困在這裡我也想出去散散心。」於是第二天拿著這些年積攢的零用錢,追他爹娘進京去了。
一路疾行,走到通州府的時候,他總算追上了沈涼夫婦,聽他娘說了周家的事之後,他心道:這不是和岑稚的異曲同工嗎?
都是衝著沈持來的。
沈知秋勸他娘張氏懸崖勒馬不要趟京城權貴們的渾水:「娘,我經過阿池哥的點撥,總算悟到了怎麼寫文章,」他說道:「明年再下場縣試,我必能考中秀才,秀才每月有二兩銀子,您二老就算不種莊稼,咱們家也能過得去,我日後再往上走,說不準能考中個舉人,這樣,咱們也是官宦之家,阿娘你想想,要是周家光明正大想要跟咱們結親事,又豈會跳過二伯父大老遠跑到祿縣來找咱們?」
應當先問過沈煌夫婦,叫他們寫信回來商議。
周府卻沒有這麼做,反而直接來祿縣找沈涼夫婦,倒也不是說不通,他就總覺得這事兒偷偷摸摸的,像是故意要背著誰似的。
張氏生氣的說道:「我看你就是不想讓你妹妹得一份榮華富貴,你都為阿朵考慮過嗎?阿月嫁了什麼人?她將來嫁了什麼人?難道要跟阿瑩一樣,找個木匠在京城裡做苦力討生活嗎?」
「阿池就這麼神,一封信就能點撥你考上秀才,那這天下誰考中誰當官還不是他說了算?」
張氏被富貴迷了眼,說什麼都要為沈知朵應下周家這門親事。
沈知秋說道:「娘,阿池哥把寫八股文的精髓全告訴了我和阿二,等於手把手教我們如何做文章,我看了之後,又結合多次落榜的經驗,如撥開雲霧見日月,豁然開朗,再看從前的文章,真是不通,我按照阿池哥教的,做的文章夫子都點頭說進益了,娘,等我考中秀才,日後再中舉人,靠著自己也能給阿朵富貴日子,不用她去攀附權貴……」
張氏還在執迷不悟:「阿秋,就不能你考中舉人,你妹妹嫁進侯府,你兄妹二人都做人上人嗎?」
「……」
就這樣娘倆走了一路,爭吵了一路,才到京城。
沈煌夫婦看見他們來了很是驚訝:「咦,阿秋,他三叔三嬸,你們怎麼來了?」
張氏給丈夫和兒子使眼色不叫他們提周家的事,沈涼欲言又止,沈知秋低下頭不說話,張氏趕緊問道:「阿月怎麼樣了?二月里成的親,嫁過去一晃大半年了,有沒有懷上個娃兒?」
「阿月還小,不急著生娃兒,」朱氏說著請他們到屋中說話:」快坐,一路過來累著了吧,快喝口水再說話。「
……
沈家三房進京後,周府想要和沈家聯姻的事很快傳了開來。都說周淑妃這步棋走的好,她兒子雍王要是得了沈持效忠扶持,莊王就不夠看了。
風聲飄進宮裡,昔日的儋州繡娘宋蓮,她在鄭昭儀的提攜下已經是繡房的掌事大宮女,別人見了她要稱一聲「宋女官」,她這次來給十皇子送衣裳,對鄭昭儀說道:「外頭都在說莊王殿下跟雍王殿下爭搶沈大人呢,娘娘,你與十殿下也要找機會結交他呀。」
鄭昭儀連忙制止她:「姐姐可千萬不要提這件事了,咱們安安分分的過日子吧。」宋蓮還要勸她,鄭昭儀又說道:「陛下不是好糊弄的人,自會有安排,如果他不願意給的。你何必從他手裡搶呢?到時候搶不過來不說,連自己也折了進去,著實不划算。」她才不做那樣的無用之功。
宋蓮不敢再提,愈發上心地幫著鄭昭儀一塊兒照料十皇子,這小子長得壯壯的,眼睛賊黑賊亮,還見人就笑,特別討他父皇喜愛。一次皇帝蕭敏看見他咯咯笑,自個兒也笑了:「皇兒笑起來福氣滿滿的樣子,就取個小名叫福滿吧,也圖個賤名好養活的意思。」
鄭昭儀謝恩道:「謝陛下賜名。」
皇帝扶她起來說道:「阿瓊跟朕做了那麼久的夫妻還是這麼疏離,不要那麼多虛禮,朕不在乎。」
她藉機撒了個嬌說隨口問起:「先前陛下許妾的,說要讓沈大人給福滿當老師,史將軍教他習武,還作數嗎?」
第167章
皇帝蕭敏聽了笑道:「朕說過的話自然是作數的, 」他頓了一下:「阿瓊怎麼忽然問起這個來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