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1 / 2)

前一陣子,潘掌柜聽說了大理寺抓走孟度的事情,京城有人起初不曉得賀俊之發什麼瘋,從偏遠之地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孟舉人做什麼,後來有人挖出來,說道:「這孟度啊,是三十多年前御史孟朝的兒子,是新科狀元郎沈大人的啟蒙夫子……」

傳開之後,他們都說接下來有好戲看了,有恨透了賀俊之的書生們已經準備好紙和筆,打算寫本《狀元郎救夫子》的催淚話本了。

此刻沈持就在眼前,潘掌柜也好奇,心道,沈大人一進京不去為你老師奔波,反倒先到這裡來了,說打探消息吧,他坐這麼久了也不開口……終於忍不住拐彎抹角地問:「沈大人夜裡沒睡好吧?離這裡不遠的歐陽大夫,開安神藥特別管用,在下曾有一段時日不安寢,喝了他一副藥當晚睡得被抬走都不曉得,大人若是需要,在下帶大人也去開一副來。」

「在下倒不需要,」沈持聽出他的弦外之音,卻只當不知,笑了笑說道:「不過我正在尋求神醫呢,潘掌柜可否舉薦一位,能治啞病的?」

潘掌柜驚問:「喲,誰得的?」還沒聽說過京城有誰能讓啞巴開口說話的呢。

沈持痛心地說道:「是舍妹。」

潘掌柜的眼神瞬間變得同情起來:「令妹多大了?」

沈持:「十四。」

「哎喲,那是要趕緊治,」潘掌柜數著京城名醫:「齊大夫,黃大夫,侯大夫……齊大夫擅長小兒夜啼哭,黃大夫能治丈夫不舉……」

沈持:「……」最後聽著一位叫孫高的大夫還不錯,他道:「這位孫大夫,找他看病的人多嗎?」

「多了去了,」潘掌柜說道:「只是孫大夫一日才看三十個病號,沈大人要是想找他,難嘍,頭一天晚上就得去醫館排隊領號,放到三十號就不放了,又要等次日再來……」

每日找孫高看病的人太多了,且他只看三十個病號,看完後說什麼都不會再開藥方了,要等到第二天。

沈持:「……」

要不他一會兒去孫家醫館排個隊吧。

外間有兩人來書肆淘書,口中似乎正在聊京城中發生的事情:「……陛下要給七皇子找老師,不知落在誰的頭上。」

他們說的七皇子是後宮寵妃周淑妃生的兒子,叫蕭承彧。

「定是要翰林出身的,」一人說道:「還要出身、樣貌、品德……樣樣都好才行。」

……

沈持聽他們聊得越發興起,抬眼給潘掌柜使了個眼神,提醒事涉皇家宮闈,宜粗不宜細,不要再深說下去了。

潘掌柜賊精,一下子心領神會,到起身出來掃了一眼,輕輕噓了聲:「二位,找什麼書呀?」

二人被他這麼一問,也自知失言多話,忙轉了話題,說起京城中翰林出身的薛漵前陣子寫了首詩,「微風搖庭樹,細雪下簾隙。……不見楊柳春,徒看桂枝白。①……」

一人說道:「這句『不見楊柳春,徒看桂枝白。』實在是傳神,京城都在傳唱呢。」

另外一人說道:「可不是嘛,這句是真好,京城老婦都能吟了呢……」

沈持在裡頭隔著珠簾聽了也覺得好,心道:薛漵確實有才。

他們又滔滔不絕地說道:「徐探花作詩也不錯呢,但聽說沈狀元郎似不太擅長,未聽有名句傳世……」

沈持:「……」

這算不算飛來一箭扎心了。

潘掌柜聽見笑著安慰沈持:「沈大人萬不要放在心上,我朝以文章取士,詩詞不過錦上添花,有也罷無也罷都是小事情。」

沈持一笑:「在下日後必刻苦學詩,就不信做不出一首好詩來。」

潘掌柜在心中說道:年輕人到底氣盛,嘴上卻道:「在下等著沈大人的好詩。」

沈持一口一口喝著熱茶,暖意融融,閒著無事與潘掌柜隨意聊著:「京城的大人們,都有拿得出手的名詩?」

「歷年進士及第,翰林出身的大人,」潘掌柜說道:「都有。」

沈持:「……」

敢情以後別人提起來,就差他了。

潘掌柜趁機推銷起他家的書來:「咱家專門有一本詩集,裡頭搜集的全是翰林出身的大人們的詩詞,大人要瞧瞧嗎?」

沈持只是想打發時間,靜觀大理寺的動靜,於是說道:「請潘掌柜找一本給在下拜讀。」

他熟練地從書堆里翻出來一些:「當年京城中才子云集,專門有人收集了這些詩,沈大人看看也是好的,日後同僚集會,免不了用得到。」

官場之上,聚會時即興作詩也是要懂人情世故的,與同品階比不能落下風,與比自己高的官階比,不能太出風頭。

沈持百無聊賴地翻著《翰林詩集》,打算稍坐片刻,天黑就去孫家醫館排隊拿號。

他品著茶翻了會兒詩集,果然全是進士及第的翰林所作,每首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只是他看不大進去,翻得書頁嘩啦作響。

最新小说: 绝路逆行(BL) 催椒柏 浮光恋颖 【女攻/总攻】肉浪翻飞 学长他和想象中不一样 姜四娘重生日常 高中生被肏日常(乱伦np) 因果缠(又名徒儿真棒)师徒np 傀儡 尝试减压的肉短篇(可能有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