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燭壓下心底對家人的擔憂,小小的身體抱住了妹妹,有幾分互相尋求安慰的意味。
妹妹聲音漸輕,哭累了陷入沉睡。
明燭取來家中保暖的衣物,為她砌了個巢,透露兩邊豎起、來擋住耳朵。
隨著雨聲變大,她心中越來越驚慌。
幾次跑到門口眺望。
既想要見到阿娘和哥哥的身影,又擔心見到那兩道冒雨歸來的身影。
就在這時,她突然察覺到不遠處的樹林裡有些動靜,雷聲與雨聲交雜,明燭無法聽清,卻能夠隱約見到人影。
她心中一亂。
這裡人煙稀少,阿娘眼睛看不清路。
明燭總是站在門口往遠處看去,在這樣的雷雨天,她總是在害怕,害怕家人在外出了意外,被人抬回來。
回頭看了一下沉睡的妹妹,當即冒著暴雨,往那條歸來的小路跑去。
祝無邀坐在家中,神識察覺到了這一切,說道:
「她太小了,身體很弱,這場暴雨會讓她生病。
「在這之前她家中為了給長兄買藥,為了還我的錢,已經被掏空了。」
沈安之沉默不語。
如祝無邀所料,明燭與那位文人相遇了,卻不是她事先譜寫的劇本——在風和日麗的晴朗秋日,鄉野間的貧苦農家小姑娘,好奇打量,憑藉她的鄉間智慧出手相助,得到馬車上的文人賞識。
她們相遇在狂風暴雨中,無端連累了那位無辜的書生。
一道驚雷劈下。
明燭怔怔看著眼前被淋成落湯雞的人,有些茫然無措,那馬車上的書生,正在嘗試著打開傘、狼狽地抱著懷裡的書。
「快,就近找一戶人家,先撐傘……快把書擋好,遮雨布呢?」
那位書生姓崔,她勉強撐開傘,懷裡的書掉落在污泥之中,連忙蹲下身去撿,髮絲被打濕貼在臉側,正在往下滴水。
油紙傘毫無用處,眼看著就要被風吹破,雨絲是斜著飄進傘下的。
抬頭時,突然看見了站在暴雨中的小女孩兒。
衣著單薄,瑟瑟發抖。
在她一愣神間,看見這個小姑娘快走兩步衝上前,接過了她要掉不掉的書,大喊一聲:
「不要打傘了,快些跑,前面就是我家、可以避雨!」
說著,一手護住手裡的書,一隻手拽住那位打傘的文人姑娘,用力將她往前拽去。
崔姓姑娘連忙道:「我這裡有傘,你莫要淋濕、免得患病。」
突如其來地暴雨,讓人心中煩悶。
她甩開旁人遞上前的傘,這種無用的庇護、在暴雨之中就是累贅。
鞋裡灌滿了雨水,衣服被打濕,她的頭髮貼在臉上、正在往下滴水,張嘴說話時雨水都會灌進來,明燭心急不已,大聲喊道:
「傘在暴雨里是沒用的!要闖出去!」
言罷,率先邁開了雙腿,在暴雨中奔跑向家中。
沈安之說道:
「能闖出暴雨的,或許不是撐傘之人。
「棋局布下,執棋之人亦無法算盡所有變數,能不能闖出一條路,有時得看棋子自身。
「你不是在暴雨里撐傘的人,怎見不得旁人無傘?」
第517章 落葉在動
由於賭約的限制,再加上沈安之在身旁,祝無邀未曾過多插手明燭的成長。
近日來,唱曉鎮流言紛紛。
先是大商戶透出口風,說城管府拖欠了尾款,再加上往年來徭役都會給工錢、今年卻沒有,府庫中無存銀的消息,漸漸壓不住了。
所以,祝無邀不再出門。
在外界的傳言中,正如一開始謀劃的那樣,說是神算子吳姑娘,當日被抓進牢中,不知怎麼和李城管搭上線。
做出了「唱曉鎮及附近幾座城鎮,將在未來遇到災難」的預言,而李城管相信了。
於是,開始挪用府庫中的銀錢築高牆、換糧食。
用當下的福祉,換未來的抗災能力。
外界流言紛紛——
「那個神算子當日身陷牢獄之災,怕不是為了脫身,故意危言聳聽的!」
「李城管多好的一個人,現在聽信讒言,被小人給耽誤了……」
「你聽說沒,有個商隊本來想找城管府合作,想要收咱們這兒的山貨,就因為這種虛無縹緲的流言,李城管愣是咬死了不開山!」
「何止啊,你這就消息不靈通了吧,記得去年城外圈了片地嗎,本來城管府找好了做工的、要建個制冬衣的地兒,結果庫里沒錢,愣是把這事兒拖黃了。」
「看著吧,咱們往上交的稅還得再提!」
「這不提也沒辦法啊,李城管把錢得糟蹋了,可不就得從咱們身上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