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語氣帶著一絲溫和的勉勵,這就是太子,這就是那個永遠照拂他的長兄,齊冷淚水終於不受控制地從眼眶中湧出,半晌,才哽咽道:「齊冷……遵命。」
-
太子乘坐馬車從京城去岐州的時候,正是傍晚時分,殘陽下,太子的車駕顯得格外淒清。
齊冷堅持來送太子,送到汴河長堤時,太子道:「阿冷,送到這裡就可以了,你回去吧。」
齊冷眼眶發紅:「皇兄,路上保重。」
太子頷首,此時一輛富麗馬車急匆匆駛來,馬車停在太子車駕前,隨行的婢女撩開帷幔,現出沈青筠清麗的臉龐。
沈青筠是和嘉宜公主一起來送太子的,嘉宜公主眼淚汪汪,和太子依依不捨道著別:「皇兄,可惜我不能出京城,否則,我一定會去岐州看你的。」
太子失笑:「岐州又不是什麼偏遠之地,反而十分富庶,你不需擔心。」
但他越這般說,嘉宜公主越是傷心,她拉著太子的衣袖,絮絮叨叨和他說著路上當心的話,等太子寬慰完嘉宜公主,沈青筠才從馬車中捧出一盆紅色山茶花,遞給太子:「殿下該有的都有了,青筠沒什麼可送的,只能送這盆親手所種的『賽朝霞』,以此花,祝願殿下一切順利。」
賽朝霞,這乃是在宮中花苑的時候,太子和沈青筠談起,說她有些像他的一位故人,沈青筠思及自身境遇,心中傷感時,太子俯身折下,送給沈青筠的一朵紅色山茶花。
當時太子對沈青筠說:「此茶花名為賽朝霞,夕陽固美,但終是餘暉,不如朝霞初照,充滿無盡希冀。」
太子還說:「過往已矣,若那位故人再世為人的話,吾只希望她此生能如這山茶花一般,灼灼似朝霞。」
如今,沈青筠將這盆「賽朝霞」送給太子,表達希望太子日後如這賽朝霞一般,人生灼灼如霞,充滿希冀。
太子立刻會意,他微笑看著沈青筠,然後接過這盆「賽朝霞」:「多謝沈娘子。」
沈青筠抿了抿唇,感傷道:「殿下,珍重。」
這或許,對他,是最好的結局。
-
直到太子的車駕消失在視線中,沈青筠和齊冷都久久未離去。
而車駕內,太子垂首看著捧在膝上的賽朝霞,他口中恍惚呢喃出兩個字:
「楊絮。」
眼前似乎浮現出那個滿身是刺的小女孩,他問她:「你叫什麼名字?」
她警惕的抱著膝,不願意說,但有一日,她卻主動說了:「我叫楊絮。」
後來,她還主動說:「神仙哥哥,你要來臨安接我啊。」
他點了點頭,說:「等我。」
但是他食言了,他沒有來接她,反而因為他的舅父,讓她重墮地獄。
是怎麼知曉她便是那個滿身是刺的楊絮呢?
大概是死後吧。
是的,他是死過一次的人。
他死於魏王和沈相的構陷之中,沈相污衊他意圖謀逆,他含冤身死,因為冤屈,他魂魄徘徊於東宮之中,他見到了被他照拂的弟弟齊冷血腥登位,見到了齊冷鐵腕廢除重文輕武的祖訓,見到了齊冷設軍器監,改革軍制,他想,阿冷果然做的比他好。
之後,他還見到了齊冷的皇后,那位相府之女,他覺得她有些面熟,但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她,讓他意外的是,沈青筠和齊冷聯手替他復了仇後,沈青筠居然自盡身亡,可是,他從不認識這位沈娘子,她為何要替他復仇?
齊冷查出了原因,沈青筠根本不是相府之女,而是一位來歷不明的孤女,他思及那位皇后清麗秀美的模樣,漸漸將她和十歲的小刺蝟對上了號,原來,是她……
冤屈得申,齊冷替他恢復太子封號,為他修建廟宇,供奉香火,他不再於東宮徘徊,而是緩緩閉上眼,他以為他會陷入永恆的黑暗,再睜開眼時,卻發現自己回到了正始二十六年。
他重新又活了一世。
-
剛重生的那會,他決心不再犯前世的錯誤,畢竟誰願意第二次含冤而死呢?他想和齊冷一樣,做個好皇帝。
所以他開始和魏王保持距離,開始更加信任齊冷,他躊躇滿志,想利用他知曉未來的能力,去當好這個儲君。
而對於齊冷,他是愧疚的,如果他不死的話,齊冷就當不了皇帝了,不過他最愧疚的,是他讓齊冷夫妻失和,讓齊冷失去了沈青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