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兩天,老爺子拿著溪雪先生的山水畫還請她去撫琴呢。
還讓她在旁邊學煮茶,說一個大儒不只要會舞文弄墨,還要學煮茶、分茶、品茶。
目前,她還只是以小琴師和江家義女的身份,跟在江老爺子身邊認識一些府城的老大儒們。
柳君逸今晚說了柳家和的意思,顧家這邊就知道了婚期差不多是定下了。
顧佳琪的嫁妝,也要開始安排起來,只不過……
他們要搬去京城,都不會在府城買宅,尋常嫁妝根本不便利。
但……
成親當天也不能什麼都不備著就進柳家門。
第183章 六人先簽下了合夥意向書
端午節前,柳家和沒有如信中所說那般回來。
顧佳琪陸續完成了書院師長們的禮,那些按他們要求完成的字畫。
那些畫無一不是他們自己平日裡寫的詩或是詞。
他們親眼見證顧佳琪給江老院長完成字畫的過程,也學了老院長,只提供了自己的詩。
這樣就能有一幅畫、一幅字,哪怕表現的是同一首詩,這首詩是他們自己作的。
他們就很開心。
哪怕這些字畫上留的是溪雪的小印,他們也高興。
給許長卿、宋君澤、王梓唯和江鴻飛他們的字畫,則是按溪雪先生原來的風格。
不是喜鵲登梅就是花開富貴,或是桃花迎春……
知曉了小琴師和溪雪就是柳君逸的小媳婦後,他們也在顧北亭回來的那兩天裡,到了顧家拜訪。
在東廂也親眼見證了一回顧佳琪寫字作畫的場面。
畢竟那曾是師長們吹噓的事情,他們也有幸見到了。
顧佳琪與柳君逸私下商量,拉攏這幾個他的髮小同窗,在京城開一家大的精品鋪子。
她早就在計劃著,卻苦於本錢不夠的生意。
她心裡在琢磨著的首飾、衣裙的款式,還有手工調製的潤膚膏、洗髮露、香皂。
她提供圖樣和製作方子,大家合夥經營,一起分利。
雖說以她現在手中的銀票厚度,開一家或是幾家這樣的鋪子輕而易舉。
但是與這些人合夥,卻能釋放更多友情的善意,有利維護他們與柳君逸和顧北亭的關係。
如今是憑著年少的交情,將來入了仕,抱團或是更鐵的關係同樣很重要。
因此,世家大族更重視聯姻。
他們不能聯姻,還不能以利益捆綁了?
幾個月下來,順心酒樓在各府城和縣城已經開了幾十家了,很快就能超過一百家。
也將那些食方充分的利益最大化。
柳家和訂的那五千套琴曲譜已收回款二十五萬兩,和書局訂的三千套琴曲譜二十四萬兩銀子。
去掉成本八萬兩後,還有四十一萬兩,加上自家散賣所賺,以及字畫進帳。
湊足五十萬兩全用在順心酒樓和福琪軒茶樓上。
縣城拓鋪成本相應低很多,府城需要的本錢則要番上兩、三倍。
三個月下來,一邊拓鋪、一邊開張的鋪子自行經營盈利,盈利又繼續補給到拓鋪上。
一百家順心酒樓和一百家福琪軒茶樓,相信很快就能達到。
而隨後放出的箏曲譜,賺的錢雖不如琴曲譜那麼誇張。
但有早已鋪開的經營渠道,只不過是速度慢一些罷了。
但是箏曲譜所賺的錢,用來在京城開一家鋪面大的精品鋪子,還是足夠的。
何況還要拉上其他幾家?
這事情,交給柳君逸去與大家說。
東廂這邊的談笑風生,並沒有立刻說起這個事情。
顧佳琪一身女裝來奉茶,幾人看著小琴師已是小姑娘,一時也有些傻眼,表情尷尬。
等她離開,幾人立刻又將柳君逸好一陣埋汰,又問顧北亭,顧家就一個妹妹?
那恨不能有幾個妹妹也分他們一個小媳婦的架式,讓顧北亭哭笑不得。
中午,顧佳琪親自下廚做了幾個菜,有皓月樓的、順心酒樓的,甚至還有富貴酒樓的。
看著這些幾家酒樓的招牌菜,幾人心裡也有了猜測。
他們能猜測出小琴師和溪雪先生的身份,哪一個不是精明的?
下午,又轉移到柳君逸的小院去聊天。
只有他們幾個在場,柳君逸這才說起顧佳琪的計劃。
一聽他們做新的生意要帶上大家一起賺錢,頓時都很高興,直呼還是顧家妹妹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