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宮裡,連內侍正笑嘻嘻地逗著小公主。這天璇君要修河道,柳一鼓要修書,這帶孩子的活終於可以落到連內侍頭上了。
如今在段無咎身邊伺候的是元寶公公,連天意已經不再做內侍的事情,只擔著錦衣衛和東廠的差事。
一旁的小太監金寶笑眯眯地說:「如今的聖上才是真的心疼義父,義父總算不用做伺候人的事兒了。」
「先帝也不是一定要我伺候,」連內侍教育著自己的義子,「從前在仁聖帝一朝,我雖被叫著千歲大人,卻還是要卑躬屈膝地在宮裡伺候,不是先帝非要我伺候才舒心,也不是旁的人伺候不好先帝,是先帝要用這種方式讓我知道,我永遠是他的奴才,我的一切權利都是先帝賦予的。這是先帝的育人之道。」
「當今聖上倒是與先帝不同。」
「當今聖上智勇雙全,牢牢掌握著軍權,又有一批能幹的臣子,是真正的實權君王,自然自信。」
只不過段無咎還不允許連天意退休,他只能繼續管著錦衣衛和東廠,慢慢找合適的繼任者。
連內侍很無奈,比起在外面做千歲大人,他更想在宮裡做個內侍,照顧小公主,看著小公主長大呢……
……
修河道不是一日之功,柳之恆足足定下了二十年的大計。其中初期的工作就幹了三年,這三年,段無咎也就到了年節前的那兩三個月能見到柳之恆。
建武四年,黃河河道的初步治理工作已經完成,天璇君終於在百姓依依不捨的送別聲里返回了京城,段無咎也終於盼回了治水的功臣。
他帶著百官夾道歡迎,終於是迎回了他心心念念的天璇君。
這幾年雖然也遇到過幾次大洪災,但是因為治水有方,全國範圍內沒有再出現過大的災情。大殿之上,段無咎表彰了以柳之恆為代表的治水功臣。
柳之恆跪謝陛下的賞賜,不僅替工部和地方的官員請了功,還為戶部的官員也請了功,「此事不僅僅是工部官員和地方官員的功勞,還要感謝戶部這些年錢糧的支持,但凡是治理河務需要的,戶部全都鼎力支持,也請陛下賞賜他們吧。」
這三年程度帶著戶部的幾位官員,的確是做了不少事情。國家推行新的錢法,更換了所有的銅錢,按照之前在燕地試驗的那般,將錢法推廣到全國。
只是在江南那邊遇到的阻力極大,差一點就推行不下去,段無咎便派了程度和謝聽瀾一起下江南,兩人用了些手段,弄了兩個牽連甚廣的案子來,殺了近千人,這錢法終於是推廣下去。
從此之後,一直困擾大夏朝的私幣終於銷聲匿跡,朝廷終於能收上來白銀,國庫也漸漸充盈了起來。
段無咎賞了程度,又看了一眼戶部的官員,雖然有些不情願,還是賞了謝聽瀾,還給他加了官職。
……
下了朝,段無咎單獨把柳之恆留下,段無咎看向了御史小沈大人,沒想到,小沈大人竟然一言不發,沒有要奏本的意思。
小沈大人如今也明白了許多做官的道理,他也看出來了,陛下和天璇君實在不是什麼因亂苟且之人,相反,陛下還很是專情,後宮裡至今都只有沈皇后一人,而且這三年後宮也無子嗣,只有天璇君生的小公主一人,看得出來,陛下對天璇君是真愛。
雖然後宮沒人應該進諫,陛下子嗣稀少應該進諫,陛下與天璇君的關係不清不楚應該彈劾天璇君,但是天璇君好不容易回來了,小沈大人決定不要掃興,還是明日再奏本彈劾吧。
……
寢殿裡,段無咎拉過柳之恆,柳之恆話都沒來得及說,就被堵住了嘴唇。
半晌,段無咎才鬆開她,對門外的金寶說:「接下來三日罷朝。」然後便抱著柳之恆往裡面走去……
第261章 天璇書院
陛下罷朝三日,文武百官都很開心。可以說,文武百官比段無咎更希望天璇君回京,因為只有天璇君回京,他們才有時間休息,因為咱們這位陛下,自己不休息的時候也不允許別人休息……
這三年,只要天璇君不在京城,建武皇帝就會化身工作狂,時常拉著大臣議事,議到深夜。就說這錢法的事情,本來是要五年完成全國銅錢的替換的,硬是在建武帝的督促之下,三年就完成了,要知道,中間還因為江南的大案耽誤了一年呢。
不僅如此,建武帝還要修書,要開海運,還要變稅法,總之建武一朝的官員是被壓榨得最多的一朝官員,每個人手上都有好幾件事情要辦。
過了三日,柳之恆終於是被段無咎放了出去,能見一見爹爹和弟弟,爹爹如今沉浸在修書的事情里,而且現在他盜墓可是奉旨修書,因為他得去找孤本,倒是越活越年輕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