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能動搖皇權的權威。
想起那些,宋廖燁便生出一股後悔的情緒來,當日他就不該帶著人來皇宮的。
沈繁璃伴宋廖燁多年,他身邊的人很多都將她當作半個主子看待,這是宋廖燁親口所說,過往的歲月無一不在表示他對沈繁璃的特殊性。
宋廖燁也認識到,他最大的不該就是那日答應太傅,雖說只是權宜之策,但也正是因此,才讓沈繁璃離開了他。
他手段強硬無情,改革大刀闊斧,以至於諸多人都差點忘了,宋廖燁如今也才20歲,正是少年時。
由於年齡,他的思慮確實不周全,當初造反也是抱著必死的心的,不成功便成仁。
那時他身邊的所有人都在說,他忍了這麼多年,怎麼就不能再忍幾年。
實在冒進,並非是一個最好的時機,但好在計劃成功。
也正是他超出年齡的心智和手段,才讓他麾下的人信服以及服從。
他天生就有信服力一般。
......
看著殿中熱鬧嘈雜的景象,宋廖燁只覺得頭疼得厲害,一邊的太監總管見狀,立馬從袖中拿出太醫開的藥出來。
宋廖燁看也不看,將藥丸吞下,他喝了口水,然後站起身。
滿殿皆靜。
一道低沉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朕先行離開,眾愛卿不必拘禮。」
滿殿大臣一同跪安,齊聲道:「恭送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到明黃色的龍袍消失在殿中,這才起身。
宋廖燁沒有回寢宮,而是往御花園中去,以前他帶沈繁璃來過一次御花園,她說,御花園的花開得很漂亮,腳步便不由自主往那邊去了。
一旁的總管欲言又止,本想讓太醫看看的,但陛下這副模樣,他便不敢提了。
宋廖燁坐在御花園中的亭子中,他看著天上的月。
想到,這是她缺席的第一個他的生辰。
過往的十九年,她都在。
世人道他是賢君,百官說他是良主,時局穩定,朝堂也在逐步整頓,海晏河清,所有皆在變好。
但,宋廖燁卻弄丟了那個他的半條命,那個他所珍視的女子。
岑影孤寂,而餘生漫漫。
無人與他肩並肩同行,亦無人與他共覽山河。
宋廖燁不知道,他多年的謀劃是對是錯......
所有人皆道那不過是兒女情長,一個帝王怎能纏綿在溫柔鄉。
可於宋廖燁來說,沈繁璃是他的所有喜怒哀樂。
他的所有情緒只為她牽動。
他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沒辦法控制。
以山河為聘,皇后之位相迎,都換不回沈繁璃回頭,宋廖燁實在不知該怎麼做。
就在他忍不住採取強硬的手段將人從蘇州城帶回來之時,後面心內一片清明,有一道聲音在告訴他。
不行!
所以,這種想法也不過短短一瞬便消失殆盡。
宋廖燁望著天邊的月。
今日是個滿月。
但他的心情卻算不上好。
在見到她之前,他的想法便是,一定要將人給帶回來,無論什麼方法。
但見到她之後,宋廖燁憤怒,慶幸,喜悅,失落......
諸多情緒都湧上來。
看著她的模樣,又不願強行將人帶回了。
他不希望他們走到那一步。
......
四個半月後。
宋廖燁這次來蘇州城是秘密行事的,除開宋華清和大將軍,朝中並無人知曉。
帝王到來的消息讓人猝不及防。
尤其是對於費明來說,費明按照最快的腳程來算,陛下或許在他傳信之前就開始出發了。
宋廖燁直接來到雲林院,費明還未出聲言明情況,宋廖燁便揮手讓人退下。
費明不敢違逆聖命,只好退在一邊。
宋廖燁徑直去往沈繁璃所在的廂房外,還未等他踏進苑內,左側從花圃中而來的荊兒見到人立馬跪下磕頭行禮。
荊兒時隔這麼久單獨見到這世上的權勢最高者,不敢抬頭,想來也有在啟王府根深蒂固的觀念,聲音些微顫意,「參見陛下。」
宋廖燁認識這個丫鬟,正是沈繁璃假死離開上京帶走的兩名丫鬟之一。
眉宇之間帶著久居上位者的威壓,這種氣勢在他登基一年多後更加明顯,不怪人會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