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扶光幾乎被荒謬的想笑出聲。
人群的圍繞下,鹿桑閃爍著大大的眼睛,震驚又慌張的沖她伸出手,叫了聲:「師姐……」
如果可以的話,南扶光也想問怎麼哪哪都有鹿桑。
她甚至沒來得及湊上前跟她討論一下這是什麼情況,現在她們究竟是身處幻境還是這一切都是真實在與山神廟中一切詭異的巧合、同步發生——
這時候,村長吹響了祭典正式開始的長笛,悠揚而單調的曲音中,他們拉著備選聖女們開始舞蹈。
長長的慶典祭文捲軸被塞到南扶光與鹿桑的手中,她們一左一右,被大家拱上兩處高台之上,展開捲軸,南扶光發現上面的文字她都認識,並且張嘴就可以唱出來。
老天爺見證,過去的她可是一點兒也沒有樂曲天賦,小時候娘親曾經試圖培養她做個優雅的樂修,直到她半旬崩壞兩把古琴。
山林幽靜,月夜朦朧,當村民們在聖女們的祭祀唱文中將香火、貢品、手抄祭文送入篝火,香火的煙氣瀰漫看來,樂曲奏響的節奏加快,人們的舞步也跟隨著加快……
篝火映照著一張張蒼白而虔誠的臉。
當一隻只龍、鳳轎被擺在篝火周圍的空地,南扶光手中被塞入一支點了硃砂的狼毫,眾人扶著她從所站的高台上下來。
村長高呼:「點睛——」
聖女吟唱祭文中,給那些轎上所繪龍鳳。
南扶光繪畫本領也不咋地,隨意戳了一隻龍睛她看著也確實不怎麼栩栩如生,心虛地看了看周圍一圈,眾人眼巴巴地望著她,看上去好像也並不太在意她畫的好不好。
只在意什麼時候輪到自家的轎子點睛。
不遠處,鹿桑也是同樣的操作,只不過介於一開始的高人氣,好像大家默認了這一晚的聖女非她莫屬,相比之下當然更希望真正的聖女替自家彩轎子點睛祈福……
所以在她那一邊,氣氛更加熱烈。
南扶光向來都是給糖吃有進步的性格,如此這般自然也開始擺爛,等鹿桑畫完自己那邊舉著筆猶猶豫豫的靠近時,她才剛剛畫了三頂轎子——
並且在鹿桑靠過來時,非常配合的錯步往旁邊讓了讓。
「師姐……」
「噓。」南扶光抬了抬睫毛,「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鹿桑咬咬下唇,看著十分勉強的替南扶光畫完了她這邊的彩轎。
兩名聖女還筆歸硯,「疫神入山」正式進入第四步「請神」環節,恭請疫神上轎。
此時,正值日落西山,幾名壯漢抬著寶座自深山處而出,寶座之上端坐著神像,神像上覆蓋著黑布,夜風拂過只能隱約可見其坐化輪廓,周圍的村民一瞬間,呼啦啦的跪下了。
村長顫顫悠悠的將一對茭杯放入鹿桑手中,請她擲杯,恭請疫神入點睛完畢的龍轎。
這茭杯又叫聖杯,形狀如牛角,一面平一面凸起,視作一正一反。
擲杯者雙手捧杯,默念祈求之事,而後雙手擲杯於地面——
一正一反為「聖」,代表神明「同意」,祈求之事會順利進行;
兩杯同正為「笑」,代表神明「笑而不語」「多此一問」或則「沒聽懂祈求的問題」,需要重新擲杯再問;
兩杯同反為「陰」,代表神明「不認同」,祈求之事絕對不可能順利進行。
「疫神入山」乃百年大事,按照規矩,擲杯備選聖女需要在第五步「化神」規定吉時戌時之前,連續擲出三次「聖」,才能算得神明同意,方可將山神像放入龍轎。
山神入轎後方可進行第五步「化神」。
南扶光偷偷用了個時咒,此時方才酉時剛至,距離戌時還有整整一個時辰,對於她來說這種純純概率的問題,就算是硬擲,一個時辰也該有一次三連「聖」。
她束手站在一旁,看到鹿桑擲杯,第一次落下,「陰」。
連祭典音樂都詭異的懸停了一會兒,周圍圍著的村民臉上表情比較精彩,可以看見他們從方才的喜慶與期盼瞬間變臉——
火光映照著他們的面容 ,扭曲而驚慌。
鹿桑似乎也被這個氣氛感染,她連忙撿起茭杯,再次擲出。
陰。
陰。
陰。
陰。
還是陰。
第142章 向左或者向右
概率和規律一樣, 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構建這個世界的基本。
概率之下任何奇怪的事都會發生。
好事發生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