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欣欣向榮、家庭和美的景象。
眾人嘖嘖讚嘆。
接下來就是認親。
認親的名單男方都要早早給到女方,方便女方準備禮物。
長輩甚至連尺寸都要給過去,因為新娘子要做鞋子。其他的,扇套、荷包、香囊都可。
認親是殷蒔的主場,沈緹的主要作用就是跟在她身邊,隨著她的步子走。每送出一份禮物,又收到回禮,便和她一起道謝。
其實就跟殷蒔那個時空婚禮挨桌敬酒差不多。沒什麼技術含量,耐心走完這個過場就行。
從昨日到今天,種種步驟、程序,沈緹也沒有「成親」的感覺。
於他,都是走過場。
不過是人生的按部就班,演給人看。
都無意義。
殷蒔一路送認親禮、收回禮,都沒什麼問題。沈緹的父親沈大人如今官居四品,在沈氏出仕的族人中,也是位屬前排的。一般來說不會有人特意來與他們這一房的人為難。
但一個姓氏人口多了,家族大了,難免就有一二不入流的人。
一個嬸娘回禮是一對赤金丁香,禮物也算體面,只說的話不那麼體面。
臉上堆著笑,假作和藹可親的模樣,嘴裡卻說:「這下好,你婆婆從娘家挑了你來,可算是稱心如意,再也不用愁了。」
來了來了。
宅斗它來了。
殷蒔抬起眼。
在殷家做了十年米蟲,喜獲「敦厚」讚譽。並非是因為她真的是多厚道多和善多與世無爭。
而是因為她以兩世的年紀,實在看不上小女孩之間瑣碎細小的齟齬,無聊可愛的衝突。
也是因為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大人們或許爭奪些利益,但基本底線都在。
譬如大夫人和三夫人日常夾槍夾棒地說話,可大夫人也不會對三房的殷蒔刻薄。當然也不會多親厚,但肯定不會特意去苛待、剋扣。
在殷家做女兒的這十年,小日子很能過得。
實在沒有必要花費心思精力特意地去爭什麼斗什麼。
但去到別人家,就全不一樣了。
哪怕是在殷蒔上輩子那個時空,女孩子結婚只要從夫居的話,到了別人家就完全不一樣了。
古今都一樣。
殷蒔像是休了一場漫長的假期,如今拉伸筋骨,準備重新站起來了。
她微微一笑,正準備開口,哪知道,沈緹踏上一步越過了她,撩起了眼皮。
「嬸娘說笑了。」
「母親從來豁達,沒愁過什麼。家裡一直都是張弛有道,讓人能心寧氣靜,專心讀書。」
「倒是嬸娘該收收心思,學學我母親。別總是為些身外事心焦火燎,累得十七兄也不能踏實讀書。」
「若一直這樣,何時才能登科有望呢?」
殷蒔:「……」
說好的男主外女主內呢?宅斗不應該是她的分內事嗎?
沈緹這個人,怎麼還搶別人的活兒呢?
第43章
沈大人夫婦見慣各種場面,面不改色。但旁邊已經有人掩口,也有人別過臉去忍笑。
這位嬸娘是沈緹的三伯爺的兒媳婦。她的丈夫是沈緹父親的堂兄。她的兒子十七郎是沈緹的從兄。
沈緹幾句話說得她臉上青一陣紅一陣的。
十七郎也在堂上,氣得直翻白眼。
沈緹從小就很能叭叭叭,他十歲以後與人辯經,便是長輩也未必能辯贏他。族中兄弟沒有不怕他的。
他娘吃飽了撐得,非得去招惹沈緹。=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