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的小提琴在拼命地抗爭父母的安排,小提琴聲音越來越激烈,銅管聲音越來越磅礴,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以一個女子之身,在封建時代,跟父母抗爭,需要巨大的勇氣。
許諾左手抬起,小提琴和銅管衝突達到頂峰,然後是激烈的架子鼓。
許諾雙手抬起,輕輕下壓。
激烈的衝突消失不見,小提琴悠揚婉轉。
祝英台終於又一次見到了梁山伯。
大小提琴似乎在傾訴者自己感情,思念、喜悅、哀怨、悲傷、痛苦、憤懣……
樓台相會,梁山伯與祝英台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小提琴大提琴纏綿悱惻,讓人心都揪了起來。
梁山伯走後,祝英台依然在抗爭,在掙扎。
然而祝英台等來的卻是梁山伯的死訊。
這一刻,祝英台心如死灰。
小提琴的和散板獨奏,簡直要滴出血來。
獨奏和齊奏交替進行,這是祝英台的血淚控訴。
她控訴封建的專制,控訴父母的古板,控訴命運的不公。
交響樂達到了最高潮部分,祝英台投墳自盡。
音樂急轉直下,祝英台要化蝶了。
化蝶,是華夏特有的浪漫。
《羅密歐與朱麗葉》,作為西方的愛情故事,同樣是悲劇,但兩人最後的結局也不過是一人服毒自盡,一人拔劍自刎,缺少了一種最後的浪漫。
化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最後的歸宿。
雙宿雙飛,是他們生前的願望,卻在死後得到了實現。
《梁祝》最後的部分叫做化蝶。
激烈的衝突消失了,樂曲又回到了春暖花開的模樣。
觀眾們仿佛看到了兩隻蝴蝶在花叢中快樂地追逐打鬧。
風景依舊,春光明媚,鳥語花香。
悲劇的故事,卻有一個陽光明媚的結尾。
這或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唯一能擁有的一抹光。
正是這縷光,指引著他們從陰暗的地獄飛向了人間。
這對苦命鴛鴦太苦了,他們人生中僅有的陽光都是彼此帶來的,如果最後一起陷入無邊的黑暗,所有人都於心不忍。
如果最後還是黑暗和悲傷,對於這對情侶來說未免太過悽慘了一些。
這是絕望中最後的希望。
許諾雙手抬起,左手慢慢慢慢下壓,右手的指揮棒輕輕地挑動著最後的音符。
《梁祝》到此結束。
長達二十六分多鐘的樂曲,觀眾們居然完整地聽完了。
或者說「看」完了,他們看到了笑靨如花的祝英台,看到了英俊瀟灑的梁山伯,看到了他們唯美又淒涼的一生。
有人覺得臉上有些連,伸手一摸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竟然淚水從眼角滑落。
現場停頓了一下,然後有掌聲響起。
熱烈的掌聲迅速蔓延了全場。
觀眾們只覺得好聽,這首曲子給他們講了一個絕美的故事。
而坐在前排的大師們看到的是另外的東西。
「杜濤的實力比上一次見到他提高了一個台階。」
「或許假以時日,他能夠成為真正的小提琴大師。」
弗朗西斯科搖了搖頭,「或許他再也沒機會了。」
威爾斯若有所思,「是的,如果他接手指揮家,可能再也無法更進一步了。」
「許才是最值得重視的,這個人更可怕。」
弗朗西斯科盯著許諾,感慨道,「他才二十五歲,我不敢想像他還有多少潛力沒有發揮出來。」
「我聽過他的《黃河大合唱》,這是一首完美的交響樂。」
「華夏的音樂,終於要走上世界舞台了。」威爾斯扭頭看著弗朗西斯科,「那是一個偉大的國度,有著偉大的文化底蘊,現在他們有了一個偉大的天才。」
「月底,他會參加演出嗎?」
「我想他應該不會拒絕。」
大師們議論著許諾,觀眾們也在瘋狂歡呼鼓掌。
一首《梁祝》讓華夏觀眾們心底酸澀,國外的觀眾們兩眼泛紅。
演出進入最後的尾聲,接下來是林晚晴的表演時刻。
一首《雲宮迅音》當然不夠,許諾還準備了一首吟唱歌曲。
他要用整個魔都交響樂團來給她伴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