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we will rock you》
真正的壁壘不是唱法的,也不是什麼唱功,更不是所謂的音樂風格,真正的壁壘是文化審美壁壘。
所謂的科學無國界藝術無國界,其實都是扯淡,如果連看都看不懂,還談什麼無國界。
就像國外的抽象派藝術一樣,一眼看去,全都是不知所謂的玩意,就算有所謂的大師給吹上天一般人也欣賞不來。
歐美樂壇也是一樣,中文的難以理解會直接勸退大部分聽眾。
只有先讓他們毫無障礙地聽懂,才有資格討論唱法、涵義等等其他東西。
聽歌的人都是為了娛樂,誰願意像搞科研一樣逐字逐句地翻譯研究呢。
許諾和林晚晴第一步就是英文歌,讓這群老外能聽懂,喜歡這首歌,然後是喜歡這個人,只要打開這道門,再往下就會容易很多了。
全球音樂榜的誕生,雖然有馬桶台在裡面推動,但馬桶台能量再大,也不過是個小卒子,他們哪裡有能力推動全世界各國樂壇聯合起來,真正的推動者其實是國家。
馬桶台想要引狼入室,用來對抗許諾,重塑流量圈的榮光,上面想的是藉此機會讓華語樂壇走向世界。
一直以來在文化上,華夏都處於弱勢地位,國家太想改變這種現狀了。
而歐美則打著進行一波文化入侵,順便撈錢的主意。
歌曲也是文化的一種,而且是最容易傳播的,幾分鐘的時間,往往能夠傳遞比電影更多的信息,歌詞中的內容本就是價值觀的體現。
國內有《歌唱祖國》,國外自然也有類似的歌曲,就看誰壓倒誰了。
可以說各國都有自己的主意。
第二天的榜單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歐美歌手幾首歌播放量有了質的飛躍,其中華夏貢獻了很多播放量。
而《take me to your heart》和《still here》同時進入了前十,這些播放量來自於歐美聽眾。
一開始許諾宣布要唱英文歌的時候,網上全都是不解,認為他拋棄基本盤會輸得一敗塗地。
然而事實證明了許諾的策略是正確的,在全球音樂榜開啟當天發布中文歌的確能夠保證下限,但上限也不會高。
這個方法很冒險,但回報也很大。
一大早,華夏網民們嗨了。
一點開榜單,兩個前十名!
昨晚上做夢他們都沒這麼夢到過。
此時網絡上已經炸了。
「臥槽,兩個前十!」
「誰刷數據了嗎?」
「刷個毛,一個人就算一次,點一百次都沒用。」
「難道是鬼子們也在聽?」
「不可能吧,洋鬼子們不是一直看不上華語樂壇嗎?」
網友們都有點不自信了,他們只想著憑藉國內的影響力讓華語樂壇稍微不那麼難看,沒想過真的衝上去,
很快,有人發現了另一個問題,排行榜前一百名,居然又出現了幾首中文歌曲。
《廣寒宮破陣曲》、《我的祖國》、《七里香》等歌曲赫然在列。
網友們點開評論區,終於發現了真相。
評論區大部分都是中文,但英語、日語、韓語等評論也不在少數,翻譯了一些評論之後,網友們發現這些人居然是因為聽了兩首英文歌順藤摸瓜找進來的。
而排名前三十的吳高峰評論區基本上全是中文,只有寥寥幾條外語評論。
排名差距並不大,但是效果卻如此懸殊,引發了網友們的猜測。
「有沒有可能諾言唱兩首英文歌就是這個目的?」
「臥槽,真就是懂王唄,走一步算三步!」
「給跪了,用英文踢開洋鬼子們的門,太爽了。」
網上從一面倒的批評許諾和林晚晴唱英文歌,變成了異口同聲的讚揚。
不過《take me to your heart》和《still here》的排名並沒有持續太久。
光靠新鮮感和曝光度是不行的,還得看歌曲質量,這兩首雖然是好歌,但並沒有達到那個水平。
兩首歌最後只排在了第九和第十,就這還是廣大人民群眾拼了命分享傳播才保留下來的。
第四天開始,兩首歌排名就開始下降,此時國內網友該聽的基本上都聽了,外國人的新鮮感已經消耗殆盡。
排名一路下滑到了二十名左右。
棒子國金孝義笑嘻了:「事實證明,光靠華國民眾支持,諾言也只能走到這個地步而已,華語樂壇還是那麼弱。」
渡邊太郎打了一個大拇指向下的表情。
倉島麻衣倒是很有禮貌,「聽說諾言君和林晚晴女士周五還要發新歌,我很期待他們的表現。」
很多人都在等周五,在國內的網友們看來,之前兩首翻唱中文的英文歌,不過是開胃菜而已,真正的戰場現在才開始。
「肯定是英文歌吧。」
「必須的啊,就得趁熱打鐵,徹底打響名號。」
實際上馬桶台是不太希望兩人唱英文歌的,一是英文歌會導致國內收視率下降,二是他們打心底就不一樣許諾兩人起飛。
要知道他們的期望是用歐美歌手吊打許諾,不是看他起飛的。
不過很可惜,馬桶台還沒來得及有動作,上面派人下來了,理由是要保證公平公正,監督節目的正常運轉。
頭上頂著一把明晃晃的達摩克里斯之劍,馬桶台老實了。
與此同時,工作小組也帶了另一個好消息,《這就是歌手》將開啟全球直播,同時會邀請各國歌手參賽,並且連參賽場地都變得國際化起來。
大棒加紅棗的套路,讓馬桶台徹底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