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畢業之後,來自天南海北的學子就將奔赴不同的目的地。除了個別感情極好的同學和朋友。
其他人很可能再也不會相見,四年培養的感情,會在時光的沖刷下一點點被磨去。
同學們之間是如此,跟老師也是如此。
從此天涯海角,知交半零落。
不少人都心有戚戚,看著身邊的朋友,忍不住想要問一句,「還會再見面嗎?」
也許會,但更多的是不會。
人生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是主角,都有自己的生活,相見的機會渺茫。
「情千縷,酒一杯,聲聲離笛催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每一句歌詞,都像一把刀扎進心臟里。
舞台上的老師們唱到這裡,有的人已經泣不成聲。
四年的感情,哪裡是說忘就忘的,雖然他們已經經歷不知道多少次送別,但是這次,卻是他們哭得最厲害的一次。
實在太催淚了,一首又一首,眼淚都不夠用了。
台下畢業生們也哭成一片,紙巾都用了不止一包,妝都哭花了也沒空補。
送別送別,送的人難受,別的人也難受。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今日之後,他們就不再是學生。
雖然還能回到母校,不過那時候稱呼已經變成了校友。
校友,多麼生疏的稱呼啊。
這一刻不少人有想要繼續留下來的衝動。
抽噎聲,哭泣聲,感染了全場。
直播間裡,網友又又又一次充當了陪哭員。
這首歌,哀而不傷,不僅唱哭了畢業生,也唱哭了有同樣經歷的網友。
至於這首歌到底有多好,大部分不清楚,也沒必要清楚,跟著哭就完事了。
送別在中國文化里是一個很重要也很常見的場景,因此古往今來的送別詩詞是不少的,這首《送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前面寫送,越送越遠。長亭古道,芳草連天,晚風送笛,夕陽遠山,山外有山。
我送你,一直到看不見你。
下闕寫別,雖遠卻近。
已經送到看不見了,還有天涯海角,天涯海角已經夠遠了吧,我借酒入夢,夢比天涯還要遠。
寥寥幾十個字,把《送別》寫成了絕唱。
簡單,含蓄,在有限的字數內,激發出大家的聯想,常見的意向組合,卻產生了1+1gt10的效果,整首歌哀而不傷,成為經典。
唱完這首歌,現場的學生們流著淚拼命鼓掌。
老師們在舞台上彎腰鞠躬。
掌聲一直響,老師們就一直鞠躬。
終於有學生發現了這一點,然後停止鼓掌。
掌聲平息之後,老師們站起身走下了舞台。
第八首歌結束,熱度爆炸已經不足以形容魔都傳媒的畢業典禮了,直播間人數超過1200萬人。
這裡不僅聚集了網友,其他學校學生,也聚集了大批軍人,官方人員,大學教授。
《七里香》擊中了年輕人的心,《祖國不會忘記》則讓有過軍旅生涯的人肅然起敬。
這其中就有許諾的老丈人,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他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喜歡。
要人品有人品,要才華有才華,要顏值有顏值,完美的女婿。
《送別》則用詩詞一樣的歌詞,征服了不少關注直播的老教授。
有人把歌詞扒下來,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這詞一般,都是一向堆砌,然後仔細一琢磨,紛紛為自己之前的看法感到羞愧。
改無可改。
似乎改動任何一個字,都破壞了原有的意境。
於是有教授把《送別》的歌詞解讀了一番,發到了網上,頓時引起不少人討論。
此時的畢業典禮,老師們已經下了場。
不過這次走上舞台的人卻不是主持人,而是校長,手上拿著一份稿子。
現場安靜下來,猜測畢業典禮是不是要結束了,校長上台能幹嘛,不就是發表講話,然後宣布結束的嘛。
校長站在舞台上拿起了話筒,「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今天第二次站上這個舞台,意味著我們的畢業典禮也即將結束,不過大家不要慌。」
說著校長揮舞了一下手裡的紙張,笑著道:「這不是稿子,其實是許諾給我的歌詞,人老了,有點記不住,只好帶著歌詞上來。」
現場學生們都驚了,誰都沒有想到,校長上台居然不是為了講話,而是唱歌?!
「我去,校長也會唱歌嗎?」
「開玩笑,年輕的時候,校長也是歌唱王子來著。」
現場稍微安靜下來,校長繼續道:「雖然很不舍,但是我還是要用一首《再見》送大家畢業,從此以後,你們將會走上新的征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