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人們又高興又惆悵,有些人是收了錢要寫好評,有些人純粹是出於熱愛,不管哪種樂評人,對於林晚晴的新歌都只能豎起大拇指。
「寫,抓緊時間寫。」樂評人五星評論家午飯都顧不上吃,一邊聽著歌一邊絞盡腦汁寫評價。
聽歌的人畢竟缺少一些專業知識,對於有些歌只覺得好聽,至於為什麼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卻說不出來。
樂評人的作用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跟之前《向天再借五百年》一樣,沒點歷史知識儲備的人聽不懂,自己搜又懶得搜,所以李教授一開講,熱度就爆了。
現在林晚晴的新歌也是一樣,不少網友都在搜為什麼好聽,這首歌寫的怎麼樣。
這一點從各個搜尋引擎就能看出來,不少知名樂評人的圍脖下面都是求評價的評論。
大家不約而同選擇從《最初的夢想》開始點評。
「這首歌必定會成為跟《隱形的翅膀》一樣的勵志神曲,太經典了,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思考當初的夢想是什麼。
有希望在春晚上看到。」
「《明天,你好》,不多說,抒情類神作,人生這條路很長,未來像星辰大海般璀璨,不必躊躇於過去的半畝方塘,那些所謂的遺憾終將會被淹沒,明天你好!
神曲,有望上春晚。」
「《光的方向》,這首歌讓我重新認識了林晚晴,極具爆發力的聲音,高音完美駕馭,難度很高。
從今天開始,歌壇將不得不重新評估她的實力。光聽音樂就能讓人感受到極大的鼓舞,這就是音樂的力量。建議上春晚。」
「《這世界那麼多人》,我有點詞窮,林晚晴這是壓根就沒給其他人留活路,諾言作曲寫詞天賦實在太恐怖了。
剛剛一展歌喉的林晚晴選擇用質樸細膩的歌聲詮釋這首歌,似乎在告訴大家唱歌技巧沒那麼重要,低吟淺唱一樣能打動人心。
歌詞就更別說了,樸實無華,但句句是人生。建議上春晚。」
這位樂評人瘋狂輸出,恨不得把最華麗的詞藻全部用在林晚晴新歌上,而且還瘋狂cue春晚。
網友們嗨的不行,紛紛轉發,「太好了,建議全部上春晚。」
「話說之前的《起風了》、《匆匆那年》、《錯位時空》、《隱形的翅膀》好像都可以上春晚。」
「你以為春晚是你家開的啊?想唱幾首唱幾首?」
「該說不說,如果這些歌上春晚,我可能會打破十年不看春晚的記錄。」
「我願意貢獻一份收視率。」
很快有網友發起了林晚晴上春晚的投票。
#如果林晚晴上春晚,那麼應該唱哪一首歌?
「我的建議是把諾言寫給她的所有歌都唱一遍。」
「我說個數,十首。」
「想聽林晚晴在春晚上開演唱會。」
「你還真敢想啊!我覺得這樣不好,應該把余洲沈凱文他們也都捎上。」
「好好好,春晚變成海音娛樂內部演唱會是吧。」
離春晚還有將近兩個月,網友們關於春晚節目的討論熱度一下子就上來了。
跟地球一樣,這些年樂壇多少有點虛假繁榮,經典的作品越來越少,春晚節目越來越無聊。
演小品必然是包餃子的大團圓結局,最後還要升華一下主題,唱歌動不動就是口水歌或者說教類。
節目這不能說那不能寫,越來越枯燥,連老年人都不樂意看。
這也導致春晚收視率逐年下降,從三十多收視率一點點掉到二十左右,眼看就要跌破二十。
五星評論家喘了口氣,看了看評論和超話,心裡樂開花了,這一回錢賺了,歌也聽了,還收穫了一大批粉絲,一石三鳥,心情美滋滋。
「《人世間》,聽到我想哭,我願稱林晚晴跟諾言為神。說真的,我強烈要求他們現在立刻馬上在一起,我可以幫忙把民政局搬過去,這樣以後還能聽到無數這樣的好作品。
溫柔高亢的嗓音,極富張力的演唱,跨越兩個八度的高難度的作品。歌詞每一句都直戳淚點,寫盡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和對於人生的感悟,在林晚晴歌聲里我好像走過了四季風霜、閱覽了春秋冬夏。
這是一首不折不扣的主旋律,以活生生的我們每個人生活為主題來訴說和歌頌的主旋律。
神作!強烈要求上春晚!」
網絡上這首《人世間》幾乎零差評,而且普適度極高,不管是頭髮花白的爺爺輩,年富力強的父母輩,還是稚氣未脫的青少年們,審美在這首歌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好聽。」
「被觸動的人多數是內心柔軟的人。」
「一聽眼淚就打轉,聽了三遍了,還是眼淚汪汪的。」
網友們的熱情勁還沒消散,央視也發了一條圍脖。
「#為什麼一聽就想哭?「草木會發芽」「在媽媽老去的時光,聽她把兒時慢慢講」。哪一句打動了你?」
作為央美,極少會親自下場說哪首歌好哪首歌不好,央媒下場,等於說是得到了上面的認可。
比如之前青年社對《錯位時空》和《隱形的翅膀》做出評價之後,這兩首歌等於被貼上了護身符,官方認證,連帶著歌手也會受到一些心照不宣的關照。
▄██●感謝義父們●██▄,大家很給力,撲街作者明天有個推薦,這是我吃到的第一個上架後推薦,淚目
明天多更一章,加更會持續幾天,看碼字狀態,預計能加更四到五天,一天三章
感謝懷恕靈均、神裔、隱姓埋人、淒傷月、文德路凡人、
書友20230410933_bc、秋月QD、每天更美好、Life is once、yjm9999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