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為什麼一聽《人世間》就想哭
老師們聊了一會八卦,終於從《這世界那麼多人》的氛圍中走了出來。
一連聽了幾首歌,大家都有種精神上的愉悅感。
「快,張主任,下一首。」有老師等不及了,開口催促道。
張海看了看手機,「下一首《人世間》。」
「好像跟剛剛那首風格有點像。」
舒緩的音樂響起,悠揚悅耳。
果然跟他們猜測的一樣,林晚晴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訴說著人生無常和滄桑變化。
「草木會發芽孩子會長大,
歲月的列車不為誰停下,
命運的站台悲歡離合都是剎那。」
草木發芽,孩子長大,一切都是自然規律,時間從來不等人。
悲傷也好快樂也好,時間從來都不會停下,在某一天回想起來的時候,那些悲歡也不過是一剎那。
「人像雪花一樣飛很高又融化,
世間的苦啊愛要離散雨要下,
世間的甜啊走多遠都記得回家。」
林晚晴的聲音如同一位母親在低聲傾訴,一句一頓,似乎是被生活沉重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
然而沉重的負擔並沒有把她壓垮,歌聲里有種淡然和豁達,像一位母親一樣囑咐著記得回家。
前半段採用通俗民俗的唱法,用低吟的真聲輔之以部分氣聲,像低聲說悄悄話那樣把歌詞尾尾道來,突出歌曲的訴說感。
將「草木發芽、孩子長大、歲月列車」這些聽到就能在腦海里想像出畫面內容呈現給聽眾。
副歌部分,林晚晴切換成民族唱法,連續兩個八度拉開張力,體現出生命激昂澎湃的一面。
「祝你踏過千重浪,
能留在愛人的身旁,
在媽媽老去的時光,
聽她把兒時慢慢講,
也祝你不忘少年樣,
也無懼那白髮蒼蒼,
若年華終將被遺忘記得你我,
火一樣愛著,
人世間值得……」
從舒緩、低吟、稍暗輔以氣聲的真聲突然拉升一個八度,轉變成高而洪亮但不失柔美的頭腔共鳴。
這種民族唱法的八度提升,仿佛一下子把聽眾從人間拉升到天上,用一種上帝視角,使聽眾在最高處體會人世間。
這時候林晚晴的氣息也變得緊湊,讓聽的人感受到一種「揪心」的感覺。
在高潮部分,林晚晴頂著最高音唱「記得伱我,火一樣愛者」,升入雲端,然後到「人世間值得」又用真聲降到中低音結束,仿佛回到地面人世間。
高超的唱歌技巧把這首歌演繹出穿梭於人世間與天上仙界的感覺。
「我們啊像種子一樣,
一生向陽,
在這片土壤,
隨萬物生長。」
一首歌結束,辦公室里先是靜悄悄的,過了一會從各個方向傳來抽紙的聲音。
張海咧開嘴想要嘲笑一下他們,「你們還說我,現在自己都哭了吧。」
「張主任別裝了,擦擦眼淚吧。」
張海下意識接過紙,擦了擦臉上,才發現自己臉上也有淚痕。
他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左右扭頭,發現大家反應都差不多,這才放下心來。
四十多歲的人當著別人面流淚確實有點丟人,不過大家都一樣,那就沒事了。
整首歌前半段像是在講故事,平凡的生活,歲月的流逝,剎那芳華。
後半段用飽含懇切深情的期許與祝願,告訴大家卑微的生活和夢想並不能擊垮每個平凡的奮鬥者。
每個人都應該像種子一樣向著陽光生長。
語文老師不懂音樂,但是她懂文字,在辦公室里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
「這首歌最後的部分,我聽出了生命生生不息的蓬勃張力,學生們可能感悟不深,不過也適合讓他們聽聽。」
老師們畢竟不是很專業,雖然聽完這首歌覺得很好,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網絡上樂評人都興奮了起來,一個個跟比賽一樣趕著寫樂評。
熱搜榜上全是林晚晴的新歌,何修遠跟沈如曼的新歌都只能待在角落裡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