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府三司外加大理寺,基本將權力瓜分乾淨了。沒權就沒錢,所以誰榮升「六部」,一看不是禮部、吏部,那基本就是歸為養老了。這個制度,一直延續到元豐年間,才有變動。
在元豐之前,誰想動這一塊蛋糕,下場都很慘烈,比如王安石。但如今陳初六借曹瑋的口告訴給趙禎,再然後借趙禎的虎皮大旗來這裡提出的軍民一體,實際上卻是多出來了一塊蛋糕。
這塊蛋糕哪裡來?是制度優勢帶來的。
軍民一體減少了輸邊損耗,極大的減少了養兵的成本,這一筆錢拿來用在民兵之上。朝廷不虧,還能提高邊軍戰鬥力。這一筆錢,原來和其他部門都沒關係,撈不到油水,現如今交給別人,對他們沒有損害。何況並不是全交給別人,三司和樞密院都在這件事情中有利可圖。
趙禎讓陳初六搬軍民一體出來,也只有從利的角度了。陳初六剛才就看出來了,這些職事官吵起架來,可比那些清流要厲害多了。搬弄是非,曲解人言,他們才是老妖精。跟他們議哪個辦法更好,這行不通。
可現在一來,陳初六這就是誰都沒有得罪,還交好了一大批人,將原本沒有實權的六部,帶來了實權,對於他們,等於是天上掉下來了好處。六部上面是尚書省,尚書省背後則是政事堂,呂夷簡和魯宗道對視了一眼,這是陳初六給他們拉來了一塊蛋糕嘛。
呂夷簡拈鬚笑道:「知應,你這計策是不錯,但邊軍數十萬,也不是說說便能推行的。」
「呵呵呵,呂參政,那下官還有一個提議。」陳初六又是拱手道:「邊軍人多,此制又是新穎,若貿然推行,出了事情,誰也擔待不起。下官以為,可以在某些地方進行試點,找出此制的優劣長短,完善之後,再推行全國。」
「有理,但本官也不能馬上回覆你。若是諸位以為可,那就並列在後面,一齊交給陛下,讓陛下聖裁。」
「我等並無異議。」
「下官也無異議。」陳初六跟著大家一併長揖,然後將軍民一體,寫入了廷議的結果之中。這廷議結果,等於是官員已經同意,請趙禎批准,趙禎一批准之後,他們就只能按旨意行事。
趙禎沒有出面,好處就在這裡,把自己「請教」改成了別人「請求」,這反客為主之計,真是用得恰到好處。陳初六功成身退,廷議散後,那些官員才恍然大悟:「完了,剛才只記得盯著眼前小利,全然忘了反駁陳初六了!呀,真是失誤!」
「算了吧,你看剛才那場面,誰要是敢反駁陳初六,就會被其他人的吐沫淹死……」
「有什麼辦法呢?他的提議,既有陛下的德音,本身也天衣無縫,於大家皆有利得,誰能反駁?」
「其實不然,陳知應這番話也是有很大疏漏。」
本來往外走的眾官員聽到這個,都是停下了腳步,看著那說有疏漏的人,只見那人回到:「至於什麼疏漏,本官也說不上來。」
「……」
「莫非是這位年兄心裡不甘被那陳知應指手畫腳?」
「不不不……本官只是覺得,這件事情過於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人不再賣關子,直接到:「陳知應這番提議,於我等,於朝廷,於百姓皆有益,唯獨他自己無利可圖!」
「嘶……」眾人倒吸一口冷氣:「這……這……他不博得了一個事功的名聲嗎?」
「是啊,但此事若不成,他這事功的名聲不就狼藉了?若是為了名聲,他寧可一語不發……」